无障碍
您当前的位置 : 兰州新区门户网站 >> 部门风采

秦川镇:擦亮航线“天际线” 人居环境展新颜

来源: 兰州新区报

李佳丽

时间: 2025/08/26/ 08:34 

字号:[][][]

  自开展机场周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以来,秦川镇将红星村作为主阵地,聚焦主干道秩序性清理、“四小园”打造,以务实举措破解环境难题,推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档升级。

  党建引领:从“村里事”到“家里事”

  “张大哥,您家这老院子该收拾一下了,既影响村容,又有安全隐患,拆了之后规划成小花园,高处看过来就是一片绿,多好。”红星村党支部书记毛伯彦站在村民张存福家的老院子前,手里拿着机场航线可视范围环境整治规划图,耐心地讲解着。这样的劝说,他最近一个月已经记不清重复了多少次。

  作为机场航线可视范围内的村庄,红星村将航线周边环境提升列为近期全村工作的“头号工程”。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党员突击队,村党支部书记毛伯彦带着党员们冲在一线:拆除航线下的危旧房屋、清理屋顶堆积的杂物、平整空地打造绿地……“航线环境是村庄的空中名片,得发动群众一起擦亮。刚开始有村民不理解,不愿意。”毛伯彦指着墙上的整治前后对比照片,“通过做思想工作,大家从航线视角的变化中感受到环境整治的意义,主动把‘村里事’当成‘家里事’,从而让整治效果稳得住、留得下。”

  截至8月20日,红星村共整治乱堆乱放35处,拆除危旧房屋9院,清理建筑垃圾4960方、生活积存垃圾320方,违规广告牌35处,清理沟渠1200米。航线下的村道巷道重现宽敞明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在守护“天际线”的过程中收获了满满幸福感。

  全民参与:从“要我整治”到“为航线添彩”

  “以前觉得环境整治是村干部的事,直到看见航线下的沟渠清了、杂草除了,飞机飞过的时候,村里看着整整齐齐,才明白这是咱自己的事。”村民马学文笑着说。

  红星村的“白天整治+晚上劝导”模式,让村民对航线环境的态度悄悄转变。晚上串门时,村干部带着航线环境整治宣传册,和村民拉家常式地讲政策:“航线上看咱村,屋顶干净了、垃圾清走了,咱村在外人眼里就更体面”;白天整治现场,志愿者一边清理航线下的垃圾,一边聊变化:“你看那片航线下的空地,收拾出来种上花,飞机上看见多好。”

  网格员马娟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有航线整治进展的照片:“二社航线下的沟渠清完了”“三社屋顶的废旧广告牌拆了”,群里的点赞和“我也来帮忙”的回复越来越多。“村口那片航线下的空地,以前堆着废砖烂瓦,现在村民们自己动手平整,打算种上向日葵、八瓣梅,让人在飞机上也能看见。”马娟指着远处忙碌的村民说。

  风貌提升:从“杂草地”到“四小园”

  在红星村二社的主干道旁,几户村民正忙着砌花池。“这是我家的小菜园,打算种点黄瓜、西红柿,边上再栽几株牡丹。”村民周玉兰手里的铁锹抡得正欢,她脚下的土地,半个月前还是片杂草丛生的闲置地。

  村里规划的20余处“四小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游园),全部分布在机场航线可视范围内,曾经的边角料将在未来变成风景线,蔬菜爬满架,花卉迎风摆动,让“四小园”成为散落在红星村的浪漫小景观。村里老人坐在新修的石凳上,聊着村里的变化:“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村里敞亮,住着比城里还舒服,飞机飞过都像在给咱点赞呢!”

  效果巩固:从“一阵风”到“持久战”

  “整治不是一阵风,要让干净整洁成为红星村的‘标配’。”如今,红星村在村规民约中明确了航线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将家风培育、移风易俗与环境治理等深度融合,潜移默化地引导村民参与治理,让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明注脚。红星村将以此次整治行动为旗帜,常态化开展“航线美、生活美”环境整治行动,在精细化管理和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功夫,持续巩固整治成果,让空中俯瞰的村庄颜值在线,更让村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实现“航线美”与“生活美”的双向奔赴,让美丽乡村画卷更添笔墨,愈发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