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政策解读——《兰州新区“甘智汇”科创园建设的实施意见》

来源: 兰州新区

时间: 2025/09/30/ 16:09 

字号:[][][]

  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主动融入甘肃省“七地一屏一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兰州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根据《甘肃省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意见。旨在将“甘智汇”科创园打造为推进新区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载体,打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关键堵点。

  二、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系统规划了“甘智汇”科创园的建设蓝图,涵盖了总体思路、平台建设、机制创新和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总体思路:明确了到2027年的发展目标,包括累计实施概念验证及小试项目100项、中试项目30项、转化落地科技成果20项,实现产值20亿元。提出了“一核引领、多区联动”的总体空间布局。“一核”是以产业孵化大厦为核心的总部集中区,“多区”是指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七个特色产业园区作为成果转化承载地。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提出建设四类关键平台,包括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的协同创新平台,提供中试、验证服务的成果转化平台,以及提升孵化培育能力的孵化加速平台。

  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建立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扶持保障机制,探索“先投后股”的灵活转化模式。鼓励科研人员利用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入股转化企业。同时,着力建设专业化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并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场景开放。

  创新科技金融机制:致力于争创全省科创金融发展先行区,通过设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创基金体系,降低科创企业融资门槛,建立科技创新风险共担机制,并利用财税、专项债等多种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创新运行管理机制与保障措施:成立跨部门的工作专班,明确由兰州新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作为实施主体,并推动市场化运营。文件强调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并本着“容纠并举、宽容失败”的原则,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氛围。

  三、政策要点

  目标明确,量化发展:设定了到2027年产值达到20亿元,以及在概念验证、中试、成果转化方面的具体项目数量,为科创园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一核七区”联动发展:创新的“一核引领、多区联动”空间布局,将研发总部与七大产业承载区紧密结合,实现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无缝衔接。

  金融支持体系化:提出构建从种子、天使、创投到产业基金的全周期基金体系,并辅以风险补偿、融资担保等措施,旨在系统性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转化模式创新:探索“先投后股”模式,将项目资金、场所租金等投入折算为股权,降低了成果转化的前期风险,激发了科研团队的创业热情。

  人才机制突破:提出建设技术经理人队伍,并争取省上赋权开展职业资格认定及职称评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专业人才支撑和职业发展通道。

  强化风险共担与容错:明确建立风险补偿金制度和容错免责原则,鼓励金融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并为科研探索中的不确定性提供制度保障,营造了敢于创新的良好生态。

  政策问答

  问:什么是“甘智汇”科创园?建设它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甘智汇”科创园是兰州新区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而打造的核心载体。其主要目标是成为科技合作交流的窗口、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科创金融发展的高地以及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基地。

  具体到2027年,计划实现:累计实施概念验证及小试项目100项;中试项目30项;转化落地科技成果20项;

  产值达到20亿元。

  问:“甘智汇”科创园的空间布局是怎样的?

  答:科创园采用“一核引领、多区联动”的布局。

  “一核”:指以产业孵化大厦为核心的总部区域,集中了研发实验、科创服务、绿色金融、人才公寓等功能。

  “多区”:指七个产业承载区,分别对应新区现有的特色产业园区,包括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数据信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核技术应用、现代农业。这些区域是科技成果进行中试和产业化的主要承载地。

  问:对于入驻的科创企业和科研团队,有哪些具体的扶持政策?

  答:政策提供了全方位的扶持:

  全流程保障:为入驻团队提供从研发、概念验证、中试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支持,按需保障办公、科研场所,并配套人才公寓等生活服务。

  “先投后股”新模式:新区投入的科技项目资金、场所租金等可被视为前期投资,在项目成功转化后转为国有企业代持的股权,降低了创业团队的启动成本和风险。

  经费使用灵活性:允许科研人员将横向科研项目的结余经费,用于投资入股其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

  应用场景支持:鼓励开放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场景,推动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等创新产品的应用,并支持企业购买这些新产品。

  问:在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方面,科创园有哪些金融创新举措?

  答:科创园致力于打造科创金融高地,主要举措包括:

  建立科创基金体系:设立覆盖企业从初创到成熟全生命周期的系列基金(种子、天使、创投、产业基金)。

  降低融资门槛: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纯信用担保,并推动银行开发知识产权、股权质押等特色信贷产品。

  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鼓励银行在科创园核心区设立科技支行,下放审批权限,提供更专业的金融服务。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通过设立科技创新风险补偿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早期、小型、硬科技企业的信贷投放。同时,引导保险机构开发相关保险产品。

  问:科创园如何帮助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

  答:科创园通过多种方式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建设专业平台:建设共性技术研究、概念验证、通用中试等平台,为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培育技术经理人:加快建设一支懂技术、懂产业、懂资本的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并争取为其提供职称评定通道,激励他们促成技术交易。

  市场化运营:以市场化方式提供服务,支持科技服务机构、企业、高校院所合作,共同推动成果转化。

  问:如果我的创新项目有一定风险,或者失败了,会有惩罚吗?

  答:不会。《实施意见》特别强调要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文件明确提出,在管理和考核中要坚持“容纠并举、激励创新、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的原则,充分尊重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探索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对于在尽职前提下出现的探索性失误和失败,将予以宽容,旨在鼓励科研人员和创业者大胆创新、勇于尝试。

  附件:兰州新区“甘智汇”科创园建设的实施意见

  视频解读——《兰州新区“甘智汇”科创园建设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