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开展全域环境卫生整治见闻
来源: 兰州新区报
祁瑞龙
时间: 2025/04/29/ 09:55
字号:[大][中][小]
春日的兰州新区,草木蔓发,生机盎然。一场以“绿”为底、全民参与的全域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正如火如荼展开。新区企业服务中心联动属地镇、中心社区、院校、企业等多方力量,从山体公园到背街小巷,从住宅小区到乡村院落,掀起了一场从“面上清理”向“全域提质”转变的环境卫生提升热潮,让新区“颜值”与“气质”同步焕新。

植绿护绿:奏响生态“交响曲”
在新区山体公园、移民安置点等地,一场场义务植树活动汇聚成绿色浪潮。1200余名辖区院校师生、机关干部、移民村群众挥锹培土,3616株新苗扎根土地迎风而立;辖区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抢抓补植黄金期,新栽苗木2万余棵,铺就草坪30万平方米,将生态绿深深镌刻进城市肌理。
“辖区各院校因地制宜推进绿化成果尤为亮眼。”新区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该中心协调白龙江苗圃基地为各院校免费提供云杉3万余棵,兰州现代职业学院计划投入46万元用于绿化,兰州工业学院种植乔木、小灌木近万棵,校园内外绿意葱茏,书写“人与城共生长”的生动注脚。
小区焕新:居民乐享“舒心居”
针对群众关切的住宅小区环境问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吹响整治“冲锋号”。组织40余家物业公司、400余名工作人员,对80余个小区开展“深度美颜”活动。清理楼道杂物200余吨、僵尸车130余辆,补植绿化8万平方米,整改卫生死角900余处。如今,超九成小区卫生达标,居民投诉量下降62%,“小区更整洁,生活更舒心”成为业主共同心声。
环境整治一线,党旗高高飘扬。新区企业服务中心成立党员先锋队,划分责任区,通过“主题党日+环境整治”活动,带动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创新搭建“智慧平台”,融合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问题“秒发现、快处置”;“红黑榜”激发商户自觉性,“随手拍”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多元联动:织就环境“治理网”
环境卫生整治绝非“独角戏”,而是一曲多方协力的“大合唱”。
西岔镇以“人力+机械”组合拳开展拉网式整治,清理垃圾380余吨,拆除违建、整治废品站62处,浇灌养护绿化带6000平方米,乡村“脏乱差”变身“净美绿 ”。彩虹城中心社区采用“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将全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运用数字化执法手段实时监控环境卫生状况,让环境问题无处遁形;启用“红黑榜”动态管理机制,对商户进行公示和奖惩,激发商户参与整治内动力,织就环境整治“智慧网”。中川镇绘制整治作战图,发动党员干部群众3000余人次,清理生活垃圾4500余方,疏通沟渠1200米,乡村环境实现“颜值”“气质”双提升。
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以“千村示范”工程为抓手,聚焦垃圾治理、村容提升打出组合拳,分类施策增绿提质,栽植云杉、槐树等6100余株,建成“四小园”20余个,绿化通道20公里,闲置地复绿7000平方米,庭院绿意渐浓。同时,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累计出动5000人次,清运生活垃圾150万立方米,整治省县干道杂草40余处,健全“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置”垃圾处置体系,村庄“脏乱差”顽疾得到有效根治,农村人居环境向“净绿美”蝶变。
“我们将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周边环境卫生整治为契机,建成‘临港中川’示范带,巩固提升‘休闲西岔’示范带,助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新区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将推动乡村从“一时美”迈向“长久兴”,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长效护航:绘就宜居“新画卷”
整治成效如何守住?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以“日常巡查+数字监管+群众监督”长效机制作答:智能监控全天候“站岗”,“网格化+精细化”管理覆盖全域,环境问题实时曝光、高效处置。
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底色,更是营商环境的直观体现。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以环境整治为契机,不仅致力于打造“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宜居环境,更瞄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长远目标。随着绿化攻坚行动的深入推进,一个街巷整洁有序、乡村诗意盎然的兰州新区正加速呈现,为吸引高端产业、提升居民幸福感注入持久动力。
从“一处美”到“全域美”,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以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城市品质“大提升”,书写着生态宜居与民生幸福的“绿色答卷”,一幅“城在景中、人在画中”的宜居图景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