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兰州新区聚焦民生提出六个“持续”系列惠民举措

来源: 兰州新区报

姜波

时间: 2025/03/17/ 09:36 

字号:[][][]

  3月13日,2025年兰州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聚焦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六个“持续”,一系列举措和惠民政策将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

  持续发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系统将紧扣职能,以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为牵引,持续推进“援企稳岗・服务千企”行动。兰州新区产业技能人才联盟也将进一步做强,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重点群体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成为关注焦点。2024年,兰州新区通过开展访企拓岗、就业创业服务高校行计划等活动,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今年,新区将继续发力,努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的目标任务。

  为了给企业和就业者搭建更好的平台,兰州新区还将加快推动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并争取举办国家级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去年,新区组织了甘肃省2024年“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第18届中国・兰州技能人才智力交流大会等大型人才招聘活动41场次,提供优质就业岗位7.4万个,吸引10余万名青年人才线上线下参与。今年的举措无疑将为更多人带来就业机遇。

  精准施策,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养老服务不仅是民生工作,更是重要的经济工作,需坚持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

  在增加养老服务供给上,新区将全力推进祥和景苑社区、瑞岭社区、方家坡社区3个养老中心项目,争取通过提级论证,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同时,对现有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提高使用率和服务水平,让养老服务机构不仅能建起来,更能用得好、能发展。

  在提升服务方面,新区将不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此前,新区探索“养老设施+老年助餐”模式,设置了15家老年助餐点,55家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等级管理,为老年人提供了极大便利。今后,还将继续灵活多样地提供“助老化”餐饮服务等,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养老产业也将迎来新发展。新区将加大“银发经济”产业项目的引育力度,培育专业化、品牌化养老服务企业,多渠道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水平,释放消费潜力。

  筑牢根基,持续兜牢民生底线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兰州新区深入实施“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动员帮扶干部和社会力量为关爱对象提供爱心服务。在实际行动中,让关爱对象切实感受到温暖,并引导他们成为爱心甘肃建设的参与者。

  在社会救助方面,新区落实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优化“资金+物资+服务”救助模式,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防风险”“提质效”转变。

  在养老保险领域,深入贯彻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病残津贴制度。同时,完成提高新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民实事任务,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工作,确保2025年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让更多居民享受到社会保障福利。

  强化保障,持续推进法治建设

  随着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法治保障愈发重要。兰州新区将持续完善法制基础,推动出台《兰州新区管理办法》,将新区开发建设以来的改革发展成就和“先行先试”经验以规章立法形式固定下来,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法制基础。

  在法治政府建设上,不断健全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完善“复议+调解”“复议+执法监督”工作机制,加大复议应诉人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行政复议和应诉能力。

  在执法质量提升方面,紧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杜绝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现象,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结合本轮机构改革,加快衔接省级主管部门核发新区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证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证。

  标本兼治,持续推进欠薪治理

  根治欠薪工作关乎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系统及各有关部门单位将对标对表中央、省市和新区要求,出硬招、下实功、求实效。

  在排查环节,充分利用“陇明公”等大数据平台,深入排查欠薪线索及风险隐患,对债务违约或风险较高的房地产企业项目和曾发生欠薪的工程项目重点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于久拖不决的历史积案和重点、疑难欠薪案件,加大查处力度,全力破解难题。同时,加强欠薪领域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及时回应关切,妥善处治纠纷。

  用心用情,持续优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

  兰州新区将持续推动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力争服务对象50人以上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部达到示范型标准,并打造3-5个特色鲜明的红色精品退役军人服务站。

  在服务保障上,落实《政务服务拥军惠军8条措施》《金融拥军惠军10条措施》,用好创业优惠政策,搭建服务平台,助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持续推进“军创经营主体服务年”活动,协调税务、商务市场等部门,为军创企业提供政策、资金、信息等支持。同时,强化矛盾风险防范化解,依法依规维护退役军人权益,用心用情解决困难退役军人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新区退役军人整体稳定。

  “在群众‘最盼’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急’上动真招,在群众‘最难’上下真功。”2025年兰州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郑重承诺,已成为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系统不断对标标杆、争先进位的不竭动力,化作基层干部走村串户、不辞辛苦的匆匆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