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基层治理加力 民生服务升温
——新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来源: 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史晓峰

时间: 2024/12/27/ 17:14 

字号:[][][]

  “多亏新区综治中心及时解决了我的难心事,还让我们三家公司没伤和气以后还能继续合作,为你们专业、周到、高效的工作点赞!”今年5月,在圆满解决自己2684万被欠货款纠纷后,新区某金融仓储公司负责人李先生拉着新区综治中心调解员李志鹏的手,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今年5月,因多次催要2684万元被欠货款未果,新区某金融仓储公司将新区某商贸公司和某建设集团公司诉至新区人民法院。新区人民法院会同新区综治中心研判后认为,该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在征得金融仓储公司同意后,启动诉调对接程序。随后,经综治中心调解员多次协商、沟通,三家公司最终达成分期履行调解方案并共同签署调解协议,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并向三方送达。

  “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在本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想调解过程,综治中心调解员李志鹏感慨道:“通过扎实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既保障了三方公司合法权益,又维护了企业间多年的友好合作关系,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司法需求。最重要的是,节约了司法资源、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这也是我们新区综治中心工作的根本目标。”

  专业、周到、高效——这正是新区综治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写照。

  优化资源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自今年4月挂牌运行以来,新区综治中心坚持规范化建设,创新整合资源力量“多中心合一”、受理信息“六线归集”、矛盾纠纷“四色管理”“四级化解”等制度机制,构建起服务联动、矛盾联调、问题联治、隐患联排、平安联创的社会基层治理新格局。

  整合资源力量,打破部门壁垒,将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345便民热线服务中心、网络舆情研判中心、信访接待中心与综治中心“七中心合一”,力求办事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清所有事”。

  创新矛盾纠纷“六线归集”模式,实现法院诉情、公安警情、信访访情、网信舆情、12345民情及各级综治中心信息全量汇集。推行矛盾纠纷红橙黄绿“四色管理”和网格员常态、村社集中、镇街牵头、新区攻坚“四级化解”体系,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选派10余名行业部门工作骨干入驻新区综治中心负责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及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协调法院诉前调解中心整体进驻新区综治中心,强化调解力量。将镇、中心社区选派的8名调解员全部入驻综治中心调解室并采取师徒帮带、现场调解实践等方式,通过“分批培训+派驻跟班学习”形式,快速提升矛盾纠纷调解能力水平,夯实综治中心运行工作基础。

  “我们还在综治中心成立了新区房产物业行业、房产中介行业、建筑装饰行业、物业行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打通多元化解渠道。”新区综治中心负责人王学平介绍,目前,新区已规范建成1个新区综治中心(3个园区选派综治专员进驻新区综治中心),8个镇(中心社区)综治中心,各村(社区)综治功能室,构建起了扁平化管理、三级贯通、覆盖全面、集成联动的基层治理体系,综治中心的矛盾纠纷吸附力显著增强。

  “三调”对接 提升治理效能

  健全体系,建好阵地,提升实战化水平更是关键一步。

  新区综治中心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优化诉调警调访调对接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提升诉调对接平台承载力。法院诉前调解中心整体进驻综治中心后,新收诉讼案件的受理立案、分流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在综治中心实现了一站式办理。1-11月,诉前调解案件调解成功率达73%以上。

  开展警调对接多元化解。1-11月,公安派出所推送镇、中心社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类警情5186件,调动各类调解组织联动跟进化解,化解成功率达98%以上。

  推进访调对接合力化解。规范建立信访事项、矛盾纠纷融合受理、区分处置机制。自7月份访调对接工作开展以来,信访部门推送各级综治中心调解矛盾纠纷类信访事项调解成功率达98.4%。

  综治中心还充分发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对排查出的欠薪讨薪、工程建设、房产物业等民生领域的矛盾纠纷,积极协调园区、法院、公安、城建、民政等部门行政资源,采取会商研判、联席会诊的方式进行多元化解。截至目前,化解房产物业、大额经济纠纷、劳资欠薪等重点领域疑难复杂矛盾纠纷28件。

  此外,综治中心加大矛盾纠纷研判力度,每月对法院诉情、公安警情、信访访情、12345民情热线等各类信息进行深入研判分析,精准感知社情民意,形成高质量分析报告,为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新区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政策建议。

  “‘三调对接’机制实行以来,因程序便捷、方式灵活、立场中立,调解效果良好,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认可。”王学平说。

  网格化管理 服务更精细精准

  “最近哪些惠农政策和我们有关、符合条件的该怎么申请,快过年了防电信诈骗要再加一把劲儿,安全生产也不能忽视……”大清早,秦川镇尹家庄村第一网格专职网格员赵建军就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在去五保户入户回访的路上,赵建军边走边在脑子里想着这几天要做的事儿。

  ‌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这是赵建军的工作内容,更是新区700名网格员每天繁忙工作的缩影。

  网格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实践单元。

  新区综治中心精准划分全科网格,不断增强网格员服务本领,努力把邻里纠纷调处、平安共建等精细化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落实网格上岗公示制度,在各镇(中心社区)公示大、中、小网格管理分布架构图,及时更新维护网格信息。目前,调整划分网格700个,全覆盖一对一配备网格员700名,专职网格员配备率达到100%,实现了“网中事网中办,格里人格内管”。

  把网格工作实绩和居民满意度作为网格员履职工作成效的主要参考指标,聚焦民意收集、隐患排查、纠纷化解等重点任务,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扼在源头,掐在苗头。今年以来,网格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万件,走访关爱服务重点群体5557人,收集社情民意17892条。

  同时,新区综治中心强化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支撑,构建调度“云平台”,将雪亮工程、平安甘肃平台、综治视联网系统全部嵌入各级综治中心,打造了远程可视、数据汇集、即时调度、集中指挥的调度指挥中心和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数据全量收集,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你们的认真负责,让我在消费纠纷中感受到了公平,也让我对在新区安居乐业更有信心。”12月初,消费者刘先生为新区市场监管局送来写着“用心用情办实事高效维权暖人心”的锦旗,感谢市场监管工作人员高效解决消费纠纷,追回了他在家庭装修合同纠纷中的5000元押金。

  安居乐业,是群众对美好生活最基本的向往,让群众安居乐业,则是新区基层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区综治中心负责人王学平说:“我们将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深化拓展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以更优基层治理‘力度’提升民生‘温度’,让新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助力新区绘就人与城双向奔赴的幸福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