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带动“大改善” 家门口颜值再提升
来源: 兰州新区报
时间: 2024/11/08/ 11:54
字号:[大][中][小]
近年来,秦川园区围绕建设宜居、智慧、韧性城市,聚焦群众关心的城乡环境突出问题和城市管理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净化、序化、绿化、美化和亮化,以“小切口”带动“大改善”,刷新城市“颜值品位”,提升群众“幸福质感”。

临时摊点有序排列,规范经营。
从“治理脏乱差”向“追求整体美”转变
秦川园区着眼统筹城乡协同整治,将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人亲自抓、“三级书记”一起抓、相关部门各司其职抓,深入开展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打造整体美、村庄美、庭院美、田园美、民风美的“五美秦川”。
对渣土扬尘、砂石超限超载运输、违章搭建、店外经营等城乡环境的“顽疾重症”进行全面整治和动态清理,重点治理秦川镇镇域、上川镇镇域、小横路中心社区、化工园区等区域周边店外经营、杂物乱堆乱放、违规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全面促进秦川园区整体环境品质提升。
城乡面貌的巨大提升,既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又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大家都成了‘环保卫士’,乱扔垃圾的人少了,我的工作也轻松了!”环卫工人火女士说。
从“面上治标”向“全面治本”转变
在小横路安置房便民市场、秦川镇临时摊点等地,一个个摊位整齐排列,前来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烟火气十足。
为推动城市治理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秦川园区先后制定出台规范标准:加强夜市、疏导点等摆摊经营点位及周边区域的常态化执法管控,进一步规范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等现象。按照定时、定点、定责、定人原则,由园区建设局、属地乡镇(中心社区)及相关单位统一规划,规范建成3处临时市场和20余处便民疏导点,引导商贩应入尽入,细致勾勒“烟火秦川”的文明景象。
“小横路小区北门补种了绿化带,北侧道路摊铺了沥青路面,还规划了错时的早餐摊位,不仅方便周边群众,也为我们企业职工提供了极大便利。”东金硅业职工王先生说。
从“突击式应对”向“常态化管理”转变
秦川园区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城乡管理的常态长效方法,开启“出门就上班,上班直接上路”的“马路办公”模式,进行定岗管理与机动管理相结合,日常管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值守、巡查和智慧城市管理平台相结合的全天候、全覆盖管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以两镇一中心社区及村(组)为主,建立健全网格员巡查队伍,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消防安全、“打非治违”、建筑垃圾、亮化绿化等纳入网格巡查范围,构建了“联创共建”的城乡管理网格化体系。同时,到群众中去宣传政策、听取意见、收集信息、解决问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在精细化管理中擦亮宜居宜业的温暖底色,让群众生活更有温度、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