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当前的位置 : 兰州新区门户网站 >> 改革创新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 提升财政治理能力
——兰州新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来源: 兰州新区报

记者 霍鸿宇

时间: 2024/10/18/ 18:00 

字号:[][][]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主要从预算制度、税收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领域作出相应改革部署,要不断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加强绩效管理,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新区财政局(国资局)着力提升财政政策的落实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强化财政治理能力建设,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核成本、定标准”的目标和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新区以市政道路清扫保洁项目为试点开展成本效益分析。

  据介绍,通过“核成本—问产出—看效益—求改进—优管理—定标准”六步走,摸清项目支出的成本构成、运营费用和服务要求等信息,多维度综合分析,明确成本费用和资源消耗用量及标准。将成本定额标准作为财政支出标准建设的重要参考,形成定额标准、财政支出标准和公共服务标准。

  经初步测算,该项目年服务费较原标准下降超过25%、较项目2020—2023年四年历史支出平均水平下降11%。

  与此同时,新区立足实体经济之需、金融企业所能、桥梁纽带之力,探索“财政+金融”协同联动的有效途径。通过绩效评价手段推动财政+金融进一步融合发展,从政策执行、资金配套、拨付实效、使用管理等方面深究细查,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展基金、普惠金融发展等专项资金进行“穿透式”绩效评价,不断提升财政资金高效配置。

  目前,新区绿色基金已成功募资到位1.96亿元,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已成功撬动银行信贷资金3.31亿元。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将普惠型贷款平均利率从2022年的5.16%降至2023年末的3.51%。

  此外,新区将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资金的前置条件,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2023年至今年上半年,通过预算评审和事前绩效评估审减资金8.7亿元,审减率36%。对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无法实现绩效目标的,及时按程序调减预算纠偏止损,年中通过绩效运行监控调整预算0.41亿元。

  采取现场调研方式,连续两年各抽取30%的单位对其绩效自评结果进行复评,通过一对一答疑的方式对自评情况进行反馈、督促整改,有效促进预算单位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理解与认同。借力兰州大学在人才、科研和学科等方面优势,建立“财政+第三方机构+全过程技术支撑单位”的重点评价模式以及重大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报告机制,评价结果专题呈报新区管委会,由新区管委会批办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对评价结果为中和差的,压减部门相关业务经费。

  2024年,财政重点评价1个PPP项目、1个产业投资基金项目、2个政府采购项目、2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4个债券项目以及11个涉及惠民惠农“一卡通”资金项目,评价范围进一步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