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当前的位置 : 兰州新区门户网站 >> 改革创新

【改革新实践】

以改革促发展 奋力打造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访秦川园区党委书记赵宇宁

来源: 兰州新区报

时间: 2024/08/06/ 09:38 

字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系统谋划、作出战略部署。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动员令’和‘作战图’。”秦川园区党委书记赵宇宁说。

  赵宇宁表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秦川园区将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力点,锚定《决定》确定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和“七个聚焦”改革方向,紧扣省委“四强”行动和市委“1139”工作部署,围绕新区“三新五化”思路举措和“111”发展目标,聚焦园区“1366”工作主线,充分发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把握总体要求、聚焦目标任务,切实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立题、破题、解题文章,让改革之“花”在秦川大地上结出更多发展之“果”,努力把秦川园区建设成为新区重要的产业聚集区、城乡融合区、生态示范区,奋力打造“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秦川力量。

  以担当实干壮大实体经济

  全会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兴国之基、产业之根,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和支柱。”赵宇宁说。今年以来,秦川园区全力以赴推动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新型建材、商贸物流、现代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重点产业聚集壮大。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5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7.5亿元、同比增长16.5%,完成辖区固定资产投资84.35亿元、同比增长14.5%。

  “园区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区建设,全力以赴强工业、扩投资、稳增长、抓改革、惠民生,着力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加速转变,切实扛起工业‘主阵地’、创新‘主引擎’、经济‘主战场’责任担当,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积极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方向,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积蓄更大潜能。”赵宇宁说。

  以更实举措推动项目“双进”

  全会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秦川园区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持续擦亮“秦放心·秦满意”营商服务金字招牌,高效落实“白名单”“六必访”“企业家日”等制度,一切服务围着企业转、一切要素跟着项目跑,有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今年以来,主动赴外开展招商引资36批次,拜访头部企业120余家,引进优质龙头产业项目90个、签约额达155亿元。同时,积极协调解决东金硅业、耀望、粤水电、巴蜀物流等重点项目建设问题130余个,推动76个新建、续建项目加快建设,10个省、市列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到63%。

  “我们将聚焦‘6+N’主导产业‘接链补环’,进一步树立‘以招商引资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成败’鲜明导向,扎实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精心梳理研究产业链条目录和重点目标企业清单,全力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大抓招商、抓大招商的良好氛围,以招商引资新突破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赵宇宁表示。

  以更高标准推进科技创新

  全会提出,科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今年以来,秦川园区扎实开展“强科技”行动,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雅本抗病毒等中试项目成功落地转化,康巴斯、托球生物等8家企业获评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康鹏威耳、公航旅低碳等8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化工企业授权和在申请专利数达到501个,发明专利占比56%,化工园区入围全国第七批“智慧化工园区单位”名单。

  “秦川园区将始终把推动科技创新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深度融合,聚焦科技创新重点任务,推动产业培育、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以产业项目‘促’科研平台落地、以科研平台‘助’产业集群发展的循环发展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吸引更多科研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落户,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和发展成果。”赵宇宁说。

  以更宽视野统筹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会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近年来,我们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园区国有企业为主体,积极探索搭建‘土储银行’平台,先后流转土地13.6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5.4万亩,引进优质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30余家,建成新区北部最大的集中高效现代农业种植区。同时,我们还探索实施‘党建联建+产业联盟’助推乡村振兴模式,通过村集体资源整合、抱团发展,建成东昌村千亩药材种植加工基地、炮台村滴灌带生产线、华家井村日化用品生产车间、东川村卫生纸生产加工等一批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带动辖区39个村集体经济从平均不足5万元快速增长到40万元。2023年底,园区党委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赵宇宁介绍说。

  赵宇宁表示,园区将立足产业优势,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积极构建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内容的经营体系、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体的生产体系,推动秦川、上川两镇融合发展,打造“秦王川”农特品牌及电商销售平台,激活村级集体经济自我造血动能,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

  以更深感情增进民生福祉

  全会提出,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秦川园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改善民生创造高品质生活,开办新区首家清真特色老年助餐机构“社区幸福食堂”,建成新区首家“零工市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994人,新增城镇化就业7000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小横路中心社区综合文化站被省文旅厅评为全省特级综合文化站。

  赵宇宁表示:“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秦川园区将聚焦人民群众新期待,持续优化教育医疗、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服务保障水平,健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安全治理体系,完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园区建设、小横路‘一刻钟城市便民圈’建设,加快建设绿色秦川、平安秦川、幸福秦川,以可感、可及、可信的改革成果造福于民。”

  改革贵在行动、重在落实。

  “秦川园区将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定位新要求,自觉把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部署要求落实到园区各项工作中,锚定‘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使命定位,聚焦打造‘千亿级绿色化工新城’目标要求,着力打造产业聚集区、城乡融合区、生态示范区,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秦川力量。”赵宇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