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当前的位置 : 兰州新区门户网站 >> 新区新闻

【改革新实践】

铆足劲干在前 加快建设“希望新城 未来中川”
——访新区党工委委员、党工委办公室主任、中川园区负责人朱宗斌

来源: 兰州新区报

时间: 2024/08/02/ 10:24 

字号:[][][]

  盛夏时节,新区中川园区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开工、一个个产业集群加速聚集、一项项改革举措不断推出、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实落地……从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中川园区上下正铆足劲、干在前,一以贯之谋发展、一门心思抓改革、一鼓作气促落实,以实干实绩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中川园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区党工委委员、党工委办公室主任、中川园区负责人朱宗斌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谋划和部署改革,开辟了新征程上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园区上下要紧盯新目标、新任务,精准聚焦新区“三新五化”思路举措和“111”发展目标,以“二次创业再出发”的精神状态,凝魂聚力把中川园区打造成先进产业集聚区、创新引领示范区、城市品质样板区、城乡融合发展区、生态治理典范区和区域总部经济集聚中心,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区实践中勇担当、挑大梁、作示范。

  抓项目兴产业

  以大招商推动大发展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以来,中川园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根本抓手,全力落实好重大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机制,在项目“双进”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上加力使劲,全力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和难点,切实提升重大项目服务保障能力,竭尽全力促开工、千方百计赶进度,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截至目前,落地并建成13个以高档电解铜箔、锂电正极材料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项目,新材料产业正在聚集发展。建成先进装备制造项目150多个,科近泰基全国首台医疗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碳粒子治疗系统”,获批承担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小型化重离子医疗装置研发项目”,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提速。投用生物医药项目35个,生物医药产业“强链拓圈”。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丝绸之路西北大数据产业中心、西北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5个项目高效运行,总装配机架规模达4.5万个,可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大数据储存运算服务,大数据产业势头强劲。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天的招商引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就是未来的产业基础。”朱宗斌说,今年以来,中川园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和主抓手,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依托已落地的兰石、德福、海亮、佛慈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链式招商、专班招商,引进爱玛电动车、莫尼赛克航空配件等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项目102个,项目签约额150多亿元,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抓文旅强后劲

  以大融合赋能大振兴

  推动乡村文旅融合,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今年以来,中川园区依托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塑造“一心一环五大片区”全域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培育形成都市休闲、亲子互动、康养度假、科普研学、时尚购物、节庆会展六大特色旅游品牌,形成了“以农促旅、以旅带农”的良性发展格局。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深挖乡村自然生态和旅游休闲潜力,打造了集观光、研学、游玩、民宿、美食、露营于一体的史喇口村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陈家井村精品民宿、敦湖温泉康养小镇、新区田园综合体等6个重点项目、72种文创产品为一体的文旅康养项目。创新发展“乡村旅游+数字经济”发展路径,正式上线运行中川·青云驿乡村旅游数字景区,为广大游客提供更便捷的线上服务。充分发挥机场三期扩建、兰张三四线投运集散扩散效应,全力打造西北区域旅游度假消费集散中心。利用“五一”“端午”等节假日,举办广场舞大赛、草坪音乐艺术节,设置网红打卡点等多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游客超8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综合收入400余万元,真正将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看不见的资源”,变成了“看得见的真金白银”,开辟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朱宗斌说,今年以来,中川园区开展“临港中川”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全力推动“产、城、农、人”互促共融,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劳务派遣等实体业务运营,西槽村文化传媒产业,赖家坡村、平岘村特色肉牛养殖项目,史喇口村乡村旅游项目、廖家槽村农产品加工项目等一批惠农产业蓬勃发展。实施“一村一策”计划,建立“党建联建+产业联盟”致富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入股村级领办合作社、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等方式,打造“红火园”“陈芦记”“芳里”等一批村级联合餐饮公司和民宿院落,上半年拉动村均收入达25万元以上,全年有望突破45万元,力争涌现一批百万元级的村集体经济示范村,蹚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抓民生增福祉

  以大提升强化大保障

  办好民生实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今年以来,中川园区坚持把为民实事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利用“新区之夏”城市品牌推广系列活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重点围绕游、购、品、赏4个方面,丰富“夜游、夜赏、夜品、夜娱”等夜市主题场景,构建了以京都商业广场、瑞岭国际商业区、环二号湖商圈为核心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辐射带动紫金广场、百花公园、中川夜市、紫云街夜市、绿地金融区等10个不同业态夜间经济街区繁荣发展。全力提升皇冠假日酒店、格林豪泰酒店、全季酒店服务功能,打造了一品盛宴、尚品轩、羊小福等一批“大众点评五星餐厅”特色餐饮品牌,实现从单纯的“味觉经济”到“视听经济”,再到“体验经济”的消费升级,特色夜经济已成为中川园区促进消费、提振经济的新引擎。

  为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彰显城市魅力,增强城市吸引力,让群众体验感、获得感更足,今年以来,中川园区深入实施城市治理“智慧+”,实现城市治理决策科学化、服务便捷化、监管一体化。将生态治理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大力实施河道、湿地、水系、绿地景观提升工程,持续提升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栖霞湖、临港花海等景观廊道,建成一批城市绿廊、绿带、主题公园、口袋公园,实现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驻足有湖”的美好愿景。大力实施教育、卫生、就业、养老、医保、社保、退役军人服务“七优享”工程,加强基层治理创新,创新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由“松散化、碎片化”向“聚合性、整体性”转换,充分调动多元力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形成覆盖十分全面、触角特别灵敏、上下有效联动、各方充分协同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品牌型新模式。

  朱宗斌说,下一步,中川园区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一体理解把握、一以贯之落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部署要求上来,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工作,高定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全年目标任务。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发展路上,唯有不断追赶,埋头苦干,方能不负使命。当前正是中川园区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的关键时期,中川园区上下将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激情、有力的举措,把更多“不可能”变成“一定能”,把更多“办不到”变成“办得好”,以实干之举、求争先之效,力争在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当头雁、创一流、作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