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望川评论:循迹“西北之行” 作答“何以为民”
来源: 晴望川评论
时间: 2024/07/16/ 18:58
字号:[大][中][小]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青海、宁夏考察调研,在学校、古刹和社区察情问计、明理谋新。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人民”二字,力重千钧,广大党员干部要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西北之行的足迹,读懂总书记殷殷嘱托背后的深意,以“好公仆”姿态赢得人民群众“好口碑”,执笔答好“何以为民”的时******卷。
迈出“深入民心”的步伐,念“民之所忧”。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用“三个根本”给出了明确阐释。广大党员干部要围绕“民心更聚”,坚持“以民辅心”,密切关注民生,双脚深入基层,常扣群众家门,俯身倾听民意,双眼关注人民群众的真实生产生活,尽心尽力掌握群众所求所想所急的问题清单。要定好探寻民意的“方向盘”,采取多种形式收集民意,以民愿为镜、民需为尺、民苦为鉴,通过座谈畅所欲言、通过走访摸清冷暖、通过问卷赢得信任、通过聊天明确需求,多听多看多问,真正掌握人民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伤心事”,打造念民所忧的“暖心家园”。要把人民诉求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用实际行动诠释情为民所系的铮铮誓言,打响念民忧“名誉牌”、唱好念民忧“进行曲”。
挑起“担当作为”的重担,行“民之所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围绕“民心更安”,坚持“以民为道”,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担当责任,把民生发展问题放在心尖、举过头顶,时时围着群众转、心心念念群众盼、时时带着群众干。要坚持乡村振兴发展方略,以“务实之举”回应群众期待,开对乡村发展“方子”,发挥党员干部的“领航表率”作用,走进调查研究的“求知之路”,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产业特色亮点、人才引擎契合点,助力乡村发展,打造人民所盼的“和谐家园”,打好行民盼“实力牌”、唱好行民盼“协奏曲”。
瞄准“群众满意”的目标,解“民之所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利民之事,丝发必兴”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走“以民促新”的发展之路,把“民之关切”转化为“行之所向”。要理清博采众议的“好路子”,注重提供有温度有情怀的暖心服务,围绕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广开言路、开门纳谏,让群众在享受服务中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要深知人民需求是“重要指南”,注重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第一时间响应、收集、分析和解决群众问题的工作机制,提高群众工作的温度和效率。要牢记人民满意是“首要航标”,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在简化工作流程、优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上下功夫,打造解民所困“幸福家园”,确保群众关切“件件有回音、桩桩有着落”,打响解民困“形象牌”、唱好解民困“交响曲”。
(杨文佳/兰州新区农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