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当前的位置 : 兰州新区门户网站 >>

晴望川评论:逐“新”而行 向“实”发力 答好新质生产力“新考卷”

来源: 晴望川评论

时间: 2024/07/04/ 18:45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身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作答、必须答好的“命题卷”。

  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关键核心技术更是国之重器,纵观产业革命数次“跨越式”发展,都伴随着技术突破这一关键因素。因此要紧盯世界科技前沿,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发展这步“先手棋”,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上不断突破,提升高端芯片、算法算力、核心元器件等重要领域基础研究能力,着力解决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以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

  以“产业创新”为目标,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 产业是强国之基、兴国之本,更是解决就业问题、托举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撑。当前我们不仅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必答题”,也要着笔于开拓新兴领域、奔赴全新赛道这一“关键题”。因此,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共同抓”。一方面要依靠数字技术创新驱动,持续赋能各行业实现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蝶变跨越,加快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步伐,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另一方面也要将未来产业、新兴产业作为聚力攻坚的“主战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进行“长远布局”,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人才创新”为支撑,培育推动新质生产力“金刚钻”。“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自主创新的核心力量。要加快打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流动等环节,搭建好人才聚集平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做好“筑巢引凤”这篇大文章。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以“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的鸿鹄志向,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心和毅力,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全力支撑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魏万金/兰州新区科文旅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