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望川评论:书写“人民至上”时代答卷
来源: 晴望川评论
时间: 2024/06/20/ 18:11
字号:[大][中][小]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到“人民万岁”,再到“人民至上”,全面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是我们学习贯彻的根本指南。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人民”二字的深刻内涵,始终做到与人民想到一处、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在接续奋斗中书写“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
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思想自觉,做到“与民同频、与民共振”,写好爱民为民的“初心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回望党的峥嵘足迹,从“党的好干部”牛玉儒,到“大山的女儿”黄文秀,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至高位置,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实际行动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以“人民公仆”身份精准定位,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终做到初心不改、服务于民。要认真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自觉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发扬钉钉子精神,用个人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当好为民服务的“勤务员”,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办排忧解难的好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久久为功的定力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以“惜时争春、奋蹄扬鞭”的进取精神,用心“了解民愁、化解民忧”,写好纾困暖心的“务实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广大党员干部要甘当“小学生”,涵养谦逊姿态,力戒目光短浅、心高气傲,保持“空杯心态”、“务实心态”,迈开步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贴近群众,以“惜时争春务实干、不待扬鞭自奋蹄”的主动和自觉向群众“拜师”,学习群众工作方式方法,获取造福群众和干事创业的“干货”和“真经”,不断提高基层工作水平和能力,让党的各项政策和事业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担当作为,落实“利民之举、惠民之策”,写好真抓实干的“民生卷”。坚持人民至上,不是简单的喊口号、做承诺,而是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踏踏实实为百姓排忧解难。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群众事情冗杂琐碎,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深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丰富内涵,主动拿出干的精神、搏的劲头、闯的勇气,走到田间地头、车间班组,和人民群众身挨身坐、手拉手聊,从心底思考群众到底忧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始终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工作是否到位的判断依据,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清楚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不因矛盾棘手而回避,不因条件受限而推诿,以只争朝夕、顽强拼搏的奋进姿态和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勇毅担当,将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利民之举、惠民之策,一桩桩、一件件落到实处,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米云歌/兰州新区西岔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