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兰州新区门户网站 >> 专题专栏 >> 产业发展

【新质生产力】

种养处处智能化 田间满满科技范
——新区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2024/04/02/ 12:18

来源: 兰州新区报

记者 魏晓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连日来,在新区大地广袤的田野上,新农机驰骋、新品种落地、新农艺见效……各种代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手段遍地开花,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绿色化发展,赋能新区现代农业跑出加速度,成为农业生产的“动力引擎”。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的4号玻璃温室内,通过光环境控制、自动环控等诸多技术,朵朵鲜花生机盎然。

  创新发展“一高三新”现代农业

  向“高”而行,向“新”而进。

  近日,走进新区双创基地,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应用,自动瓶栽、生态育菇、香菇加工厂,一簇簇品质更高的香菇紧紧簇拥、产量稳增,周边的农民转为产业工人,将香菇在流水线上包装完毕,装车发往全国各地及海外的春季餐桌。

  传统银耳羹、香菇酱熬制时间长,上班族很难便利享用。如何让银耳等农产品打开高效益高品质发展的大门?在双创基地,技术人员根据药食同源的原理,将银耳、香菇、羊肚菌精深加工,新开发的银耳羹、香菇酱、菌汤煲等产品一经上市,深受市场追捧,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成为食用菌产品的新兴标杆,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味蕾享受与养生体验!

  一朵朵“绽放”的食用菌为企业发展和农户增收撑起了产业振兴“致富伞”,串起了从菌棒到餐桌、从生产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开发了“食用菌经济功能”,成为金字招牌。去年以来,新区创新发展高效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助推现代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休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了村民家门口就业创业。2023年一产增加值增速15.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5%,位居全省前列。

  如今,通过推动农村第一产业“扩面增量”、第二产业“延链升级”、第三产业“量质并重”,一个个产业兴旺的场景,彰显着新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强劲动能。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

  农业要强,装备必须强。现在正是新区春耕生产最繁忙的时节,各类智慧农机、温控大棚等农业设施装备纷纷上阵,让春耕生产高效进行。

  在秦川镇铧尖村的农田里,拖拉机、覆膜机、无人机穿梭其中;与过去的老式机械相比,新式机械运用了导航等技术,实现精准定位、智能路径规划、自主作业、远程一键接管等功能,并筛选高产稳产等主导品种,加强水肥精准调控,确保了种子同时出苗、保苗率高。同时,在现代农业示范园的4号玻璃温室内,先进的铝合金天沟技术、纽克斯自动植物补光系统和Priva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光环境控制、自动环控、绿色植保、自动水肥一体化灌溉、自动采收、物联网控制等诸多技术,让朵朵鲜花生机盎然。

  类似的智慧科技场景在新区并不少见。

  当农业遇上科技,变革正悄然进行。走进新区乡村振兴产业园生态畜牧养殖基地,一排排现代化钢结构奶牛养殖棚整齐排列,8800多头奶牛膘肥体壮,工作人员借助智能科技,实时掌握着牛舍内奶牛的健康状况及产奶记录。“我们采用物联网技术,可自动调节牛舍的温度等”,据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整个车间已经实现机械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环节,更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牛奶的品质。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乡村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要义。新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绿色农业,通过加强机械装备引进和农业优质品种适用,推进设施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坚持科技赋能再强化、融合发展再深化、主体服务再优化,深化托管经营在种植品种、农技农机服务、农资供应等社会化服务模式,让越来越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有力有效保障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区经验”。

兰州新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区头条

版权所有:甘肃省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ICP备案编号:陇ICP备17002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