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当前的位置 : 兰州新区门户网站 >>

晴望川:“四下基层”当为民而下

来源: 晴望川评论

时间: 2023/11/29/ 19:24 

字号:[][][]

  “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期亲自倡导并大力推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生动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将“四下基层”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体悟深刻内涵,厚植为民情怀,迈出实干步伐,全力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要说尽千言万语,掇菁撷华,情真意切,在政策宣讲中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立足于群众所需、民心所向,变“大水漫灌”式宣传为“精准滴灌”式讲解,把“群众想听什么”与“我们要讲什么”紧密结合,切实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党员干部要善于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宣讲,不说官话、套话、书面话,多说真心话、顺心语、接地气的话,将“理论话语”转化成“群众语言”,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切实让群众能够听得进去、听得明白。打通“最后一公里”,把政策送到群众的“家门口”,讲到百姓的“心坎上”,推进“入耳入目”向“入心入行”的嬗变,实现党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要走尽千山万水,栉风沐雨,探本溯源,在调查研究中让决策部署“拨开云雾见月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扑下身子,走进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发现问题关键所在和现象本质。党员干部要不畏艰辛、挺进基层,跋山涉水、涉足险滩,把群众面临的困难问题发现出来,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真正把准“难点”“痛点”所在。要力戒形式主义“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实情,不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更不能一得自矜、以偏概全。在认真做好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透彻的研究,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成为科学决策、推进工作的重要路径。

  要看尽千辛万苦,开诚布公,休戚与共,在信访接待中让群众工作“知屋漏者在宇下”。信访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联结着党心与民心。要主动深入基层,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把群众“心上事”当作自己“上心事”,面对面接待群众,心贴心解决困难问题。在信访工作中,做到大事办好,小事办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要带着诚意、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开展工作,始终关心群众冷暖,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让信访接待下基层成为造福于民、取信于民的有力举措。

  要想尽千方百计,朝斯夕斯,念兹在兹,在现场办公中让人民诉求“一枝一叶总关情”。敢于直面群众,勇于解决问题,让办公设备“从简”、办公场地“前移”、办公环境“升温”,在短时间内推动问题和困难快速解决,真正做到服务“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架起服务人民的“连心桥”,实现群众工作的“零距离”。党员干部要永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刻牵挂着基层,惦记着群众,勇于站在攻坚克难的最前沿,走在为民办事的第一线,争做“实干家”和“行动派”,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问需于民不走过场,问计于民不搞形式,问策于民不出虚招,将问题解决在一线,把矛盾化解在一线,全力办好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在担当作为中站稳人民立场,践行服务宗旨,绘就民生画卷。

  (刘世环/兰州新区能科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