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 狠抓落实 破难解难
兰州新区聚焦“四心”提升主动创稳质效

2023/09/11/ 16:31

来源: 兰州新区主动创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动创稳行动开展以来,兰州新区立足体制机制优势,主动谋划、主动创新、主动推进,着力优化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模式、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总结区域善治新经验,

  全力提升维护安全稳定整体效能。

  一、以源头防治为核心,瞄准关键环节,构建前端预防体系。

  (一)提高前端预防能力。以法治宣传教育为根基,利用各种时机、多种方式开展精准普法、有效普法、高质量普法80余场(次),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健全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邀请省、市专家深入社区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15次,全力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标准推进“兰州新区道德讲堂”智慧平台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人信人守。

  (二)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积极搭建群众“说事、议事”平台,通过多种渠道“提议题”、多方悬谈“出主意”、议事组织“拟方案”、张榜公示“开言路”、专家审查“定公约”、居民表决“说了算”“六步议事”工作法,有效推动基层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整合优化12345便民服务热线群众投诉平台和网民留言转办渠道,完善网络民意发现收集、分析研判、办理反馈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

  (三)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更大力度拓展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栖霞社区热心居民成立了“看不惯”志愿服务队,社区里只要有“看不惯”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在环境卫生、文明劝导、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华家井村、岘子村、彩虹城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探索建立了“积分超市”,通过良好家风、清洁卫生、邻里和睦、移风易俗等月度指标评比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积分,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村居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二、以多元化解为靶心,创新联调模式,拓宽解纷止争渠道

  (一)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建立三级联动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和矛盾纠纷调处联席会议机制,对各类信访事项和矛盾纠纷,按照“分层递进、繁简结合”的原则精准分流、快速响应。设立金融、消费、房产、劳资纠纷及知识产权、生态移民村等专业调解组织18个,成立新区首家个人工作室“朱柱勋调解室”,在全省率先建立“监察+法援+仲裁”联合调处机制,有力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二)优化事项办理流程。持续完善“一站式”运行机制,全面落实“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模式,实现让群众“一处跑、跑一次”。规范信访事项“受理、登记、转办、督办、反馈、评价、回访”工作流程20余项,建立了“无差别”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工作机制,达到了“矛盾不上交、事态不扩大、问题快消化、事件快解决”的目标,实现了从矛盾纠纷“中转站”向“处理器”转变。

  (三)创新纠纷化解方式。党工委办公室统筹政法、信访、网信、宣传等职能,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经济等多种手段,集中用力、高效推动解决重大复杂矛盾纠纷。探索创新行政争议处理模式,与兰州铁路运输法院、武威中院、兰铁法院建立良性诉调对接沟通机制,进一步畅通行政纠纷化解渠道。在社区(村委会)建立党群说法中心,形成“基层党建+综治中心+城乡网格+五老”的矛盾纠纷调处模式,通过协商、听证、评理、说事等形式,凝聚共识、定纷止争。

  三、以服务群众为初心,延展辐射半径,共筑和谐稳定基石

  (一)完善综合性社区服务功能。在所有社区建成集日常办公、公共服务、居民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性服务中心,设立公益课堂、妇女之家、残疾人之家等服务项目,彩虹城社区为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设立了“劳动者驿站”,“四点半”学校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爱心托管班”。新安社区探索推出“循环养老、代代相传”模式,组织辖区青年人、中年人及低龄老人参与养老志愿服务,以低龄老人为主力,引导他们与高龄、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结对帮扶,建立养老循环系统。

  (二)满足个性化特殊群体需求。充分利用兰州新区国家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优势,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多样化康复辅助器具租赁需求。中川园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分散特困群众提供“四个一”照护服务;通过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为居家和寄宿残疾人员购买照护服务。宗家梁社区建成兰州新区首家社区殡仪服务站,解决了居民群众办理丧事没有固定场所的问题,已为100多户居民提供殡葬服务,节约治丧费用50余万元,有效改变了居民丧事大操大办等陋习。

  (三)引导多元化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掘拆迁村的传统优秀文化,在西岔镇设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兰州太平鼓)教育保护实践基地”,在宗家梁社区建成舞狮道具、秦腔道具等“非遗”物品展示厅,传承保护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为民间传统技艺提供展示平台。发动居民群众组建歌、秦腔、书法、象棋等文体娱乐队伍,常态化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文艺汇演和经典诵读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强化文化引领能力,以文育人、以文聚人,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整体素养。

  四、以基层一线为重心,聚合资源力量,织牢安全防护网络

  (一)探索共建共促的基层治理模式。成立18个社区“社工委”,挖掘整合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物业服务、退役军人、志愿者等主体资源,参与安全隐患排查、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形成“1+1>2”精细化治理局面。按照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原则整合辖区党建资源,通过支部联建、共驻共建、驻区党组织“双报到”等区域党建工作机制,建立“党建统领、多元参与”的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把“下访发现矛盾、就地解决纠纷”作为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基本任务,准确掌握各类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线索。

  (二)构筑警网融合的联防联控体系。精准划分城市农村网格326个、专属网格372个,聘用专职网格员698人,创新考评奖补激励机制,推行网格化积分制管理,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格局。建立“警格+网格”联合巡查排查、双向推送信息、共同化解矛盾机制,实现了基层警务和网格化管理服务质量双提升。文曲社区、火家湾社区等探索选聘优秀党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副书记,实现基层党务、社区警务、居民事务共融互促。

  (三)制定导向明确的考评激励办法。各园区、乡镇(中心社区)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和“综合考评”作用,建立了以工作实绩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主动创稳、扫黑除恶、平安建设等工作纳入其中,一月一打分、一月一评比,在常态化推进主动创稳行动上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价、奖励激励机制。深化主动创稳“综合考评”,推动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压实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形成了环环相扣、一级抓一级的责任链条。

兰州新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区头条

版权所有:甘肃省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ICP备案编号:陇ICP备17002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