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中新网 | 兰州新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的发展之道

来源: 中新网

时间: 2022/09/02/ 16:17 

字号:[][][]

  十年来,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关口,增长近60倍,特色优势产业多点开花,综合改革跻身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目前,兰州新区已建成各类创新平台168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8%,科技成果转化率31.4%,科技进步贡献率61%,获批“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图片兰州新区科技孵化大厦。

  创新开放提能级 甘肃经济新引擎

  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年来,系统改革破坚冰、产业集聚壮实体,创新开放提能级,在困难障碍和风险挑战面前,精准把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不断深化营商环境等各领域改革,守正创新,一跃成为全省经济新引擎。

  十年来,兰州新区常住人口从不足10万人增长至50万人,一座功能完备、产业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初见雏形,有效发挥了经济增长新引擎、改革创新新典范、高质量发展新样板作用。

  “我们的主要成本是氯化钠,而甘肃有盐资源,周边青海、宁夏也有。新区除了交通运输东西节点优势外,同时也靠近原料产地。”兰州新区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詹磊表示,新区是国家级新区,承担产业转移和先行先试的一个改革试验功能,企业发展就需要这样的条件。

  2014年11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建设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以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开展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

  兰州新区发挥新区产业园区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空间大、政策优等特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科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要素供给、政策兑现、人才引进科创生态,高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高水平成果、高能级平台加速集聚,“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发展不断走向深入。

图片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新能源产业。

  引才聚智,是高质量发展“第一资源”

  兰州新区改革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为来新区工作的专家、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对其配偶就业、家人落户、子女就学给予优先保障,引进培育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近年来,兰州新区积极构建“创业导师+孵化扶育+科技中介+十大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创业服务模式,组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一对一”保姆式服务专员,以兰白试验区建设和东西科技合作为契机,推动企业与上海张江开展科技合作,特色陇药产品深度开发及利用等一批科技成果快速应用,持续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

  “鼓励青年科技人才领衔科技研发项目,支持科技企业开发科研助理岗位,人才成为兰州新区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兰州新区科技局副局长杨栗此前表示,兰州新区科技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已达3万人。能源装备专业化众创空间、产业孵化大厦跻身国家级孵化平台,专精特新“科创谷”、西部药谷建成投运,孵化1300多个科技项目。

  兰州新区聚焦实施“四强”行动,打造区域科创中心,全力推进“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建设,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研发平台140余个,引育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60余个。

  与此同时,新区加大与兰州大学、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校地企合作,近三年实施省级重点人才、科技研发、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余项,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比重达到38.8%,实现了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融合互促。

  “当初,我们决定跨越千里办厂,并把兰州新区作为在西北发展的重要基地,就是考虑到这里的营商环境特别好。”兰州康鹏威尔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葛黎明介绍说,兰州新区当初组织了一支非常专业的招商引资队伍与总部沟通,在入驻过程中,当地又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和服务措施,企业基本上没操心。这几年,“我真切感受到这里的营商环境比一些东部发达城市还要好。

兰州康鹏威尔化工有限公司硅材料生产线。

  矩阵打造产业创新策源高地

  为支撑的大科学装置在新区布局建设,国内一流、西北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核科学基础研究平台建成投运。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试研究与成果转化基地、海亮新材料研究院、钍基熔盐泵试验装置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扎根兰州新区。

  不仅如此,医用重离子加速器高端医疗装备、光热发电用超高温熔盐泵等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15000米超深井钻机、四合一加氢反应器、3万吨簿板压机、超级煤气化炉、核电板式换热器、“液态阳光”合成装置等产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2800mm卷板机、高端仪表、生物疫苗、超薄铜箔等产品国内领先。

  兰州新区石化集团结合新区千亿级化工产业集群优势,围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全力打造集研发、中试、转化、实训、生产为一体的全国精细化工品种最多、科研成果转化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

  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根据中国能源与生态环境现况在西部地区先行先试的一个项目,是全球首套规模化(千吨级)合成绿色甲醇示范装置,不仅可以回收二氧化碳,还能生产“液态阳光”,未来可替代化石能源。

  兰州新区石投集团总经理姜锦介绍说,“液态阳光”是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电解水生产“绿色”氢能、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绿色”甲醇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入选中国科学院2020年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名录。

  兰州新区还以专精特新科技孵化基地为中心打造“科创谷”,引培一批“小巨人”企业。该基地建设3年多来,蹚出一条极具“专精特新”特色的创新创业示范之路。先后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该基地目前已入驻孵化航天特种材料、新型抗肿瘤药、抗艾滋病药、新冠防治药等“专精特新”项目145个,一批“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实现完全自主研发生产。其中打破垄断产品9种,国内空白产品22种,替代进口产品91种,出口产品185种。

  2022年上半年,兰州新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稳岗拓岗等重点工作,实现GDP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制造业投资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9%,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