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兰州新区门户网站 >> 要闻动态 >> 新区新闻

科技日报 | 用足用好先行先试政策
兰州新区成“强科技”领跑者

 2022/05/05/ 18:12 来源:兰州新区发布

  兰州新区在培育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创谷”的过程中又取得了新进展。

  近日,兰州新区兰石研究院污水处理微生物菌剂制备技术实现成果转化,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出三款可高效降解废水中COD、BOD、氨氮等有机难溶物的微生物菌剂,实际应用后污水中COD、BOD含量整体下降约75%,氨氮去除率达90%,为改善水环境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是用足用好先行先试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科技企业成长发展土壤所取得的效果。兰州新区科技局局长杨天岳告诉记者,近年来,兰州新区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加速迈上新台阶,已经成为“强省会”的主力军、“强工业”的排头兵、“强科技”的策源地和领跑者、“强县域”的先行区。

  产业项目加快建设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2022年新春伊始,总投资12.5亿元、装机能力达到3500架的甘肃兰州丝绸之路西北大数据产业园二期工程在兰州新区开工建设。

  这一项目是甘肃移动抢抓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机遇的重点工程,计划于2023年12月建成投产。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将为甘肃数字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技术支撑和通信保障,对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落地、共建丝绸之路信息港、共享陆海大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仅2021年,兰州新区就有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80个项目建成投运,联塑集团、广西柳工等16个项目加快建设。其中,科近泰基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兰石超高温熔盐制备技术及装备、兰泵超高温钍基熔盐泵(阀)、大成光热发电装备在国内重大新能源项目中的示范推广,为兰州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增添新动能。

  此外,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新落地项目60个、总投资243亿元。兰州大学教授团队研发的新型无卤阻燃剂项目在化工园区实现成果转化,产值达到4000万元。绿色化工产业快速崛起,带动和吸纳就业超万人,成为兰州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同时,兰州新区紧盯区块链创新技术,加快打造省级大数据产业聚集区、西北地区数据资源中心和国家级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着力形成集智能设备研发生产、数据存储运算、软件开发集成等于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链。“我们在全力以赴推进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谋划项目三期。”兰州新区科文旅集团数投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坚持以产业带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以发展提能级,兰州新区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动力源”。

  创新环境优化升级 科创能力大幅提升

  人才是“第一资源”。

  多年来,兰州新区把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作为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集人才的“聚宝盆”,通过坚持“筑巢引凤”和“固巢留凤”,不断积淀人才厚度,构筑“产才融合”生态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在兰州新区花卉产业基地三号智能温室,徐炜博士正在给技术人员讲解花卉培育知识。徐炜是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在新区5年来,他与多家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积极开展中药材标准化育苗、航天育种、重离子辐照育种和农业新技术引进推广等科研工作,先后获批国家专利等有效知识产权27件。其中,水培蔬菜专利已在兰州新区实现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2月初,全国劳模、兰石集团冷作工首席操作师阙卫平和车工首席操作师邹斌被聘任为“工人教授”,成为兰石集团发展史上的首批“工人教授”。

  从徐炜博士到“工人教授” 阙卫平,一项项创新举措背后,是兰州新区不断优化的人才体制机制,突出实践与成果并重的导向,突破唯论文、唯学历的藩篱,厚植科技创新沃土、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真实写照。

  阙卫平说:“近几年来,我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对产业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重视。如今,蓝领工人也能成为领军人才,我将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择一业、专一生,为企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据统计,到2021年底,兰州新区系统优化人才引培服务政策体系,重点引培一流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和研发人员3万多名,新开展科研项目216项、申请各类专利千余项。

  与此同时,兰州新区创新及孵化平台达到138个,重离子加速器及质量检验检测工程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投运。新增科技型企业16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总量达到90家,研发科技成果291项。全球首个千吨级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成果向内蒙古等地推广,为甘肃省产学研项目就地转化树立典范,科创能力大幅提升。

  健全技术交易机制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5年来,新建各类创新平台92个,引进研发人员3652名,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1.4%,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增至3.6%,企业申请各类专利近千项。”这是2021年兰州新区工作报告中的一组数据,是兰州新区坚持创新开放双轮驱动的“力证”。

  专精特新化工科技产业园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入驻项目82个、落地高端精细化学产品223种。其中,46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83种替代进口、68种出口外销,兰州助剂厂、博睿重装、兰州兰泵等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2019年以来,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提供技术支持的全国首个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工业化示范装置项目,从开工建设到具备开车运行条件仅用了6个月时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上海康鹏科技从洽谈、设计到开工建设仅用了47天,一期项目2019年内投产,创下全国化工行业最快建设纪录……

  一项项科技成果项目快速生根发芽,不仅为新区绿色化工园区吸引更多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供了示范,也对全新区产业发展发挥了引领示范、标杆样板作用。

  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方式,新区加速建设大科学装置科技创新创业园、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打造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工业化示范装置项目、佛慈制药配方颗粒产业化、兰药药业靶向抗肿瘤药醋酸阿比特龙原料药及片仿制研究3个项目入选2019年度兰州市“十大科技项目”,裕隆气体、兰石检测、普锐特3D打印等7家单位获批产学研合作基地,新区入选项目占总项目的30%,创历年入选比例新高。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对于传统企业不仅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有利契机,也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按照‘强科技’支撑‘强工业’的工作思路,兰州新区将科学布局创新平台、做好科技人才服务、深化产学研合作。”杨天岳说,今后,兰州新区还将组织一批具有引领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引导支持科技型企业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瓶颈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技型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兰州新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区头条
返 回
顶 部
返 回
顶 部

版权所有:甘肃省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ICP备案编号:陇ICP备17002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