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
《兰州新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

 2021/03/31/ 11:50 来源:兰州新区管委会办公室

新区各园区管委会,各部门、各单位,新区各国有集团公司:

  《兰州新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0-2025年)》已经2021年第10次新区管委会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兰州新区管委会办公室   

2021年3月31日    

兰州新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

(2020-2025年)

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1年3月

前  言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推动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兰州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地处甘肃省中部,兰州、西宁、银川3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务院2012年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新区建立以来,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党政领导干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参与度、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持续改善,“美丽新区”建设成效显著,具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良好基础。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下,为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兰州新区组织编制了《兰州新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2020-2025年)》,作为兰州新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为兰州新区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1744平方公里,近期以兰州新区已托管三镇为重点规划范围,面积806平方公里。以2019年为基准年,规划近期到2022年,力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远期到2025年,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环境宜人、生态靓丽的美丽新区。

目  录

  第一章  建设基础和机遇挑战…………………………………………………………………………………………- 1 -

  一、建设基础………………………………………………………………………………………………………………………- 1 -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绿色循环产业蓬勃发展………………………………………………………………………………- 1 -

  (二)探索新治理模式,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2 -

  (三)坚持护人民福祉,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3 -

  (四)建立新体制机制,治理市场体系加快建立………………………………………………………………………………- 3 -

  二、机遇挑战………………………………………………………………………………………………………………………- 4 -

  (一)建设机遇……………………………………………………………………………………………………………………- 4 -

  (二)面临挑战……………………………………………………………………………………………………………………- 5 -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6 -

  一、指导思想………………………………………………………………………………………………………………………- 6 -

  二、基本原则………………………………………………………………………………………………………………………- 6 -

  三、战略定位………………………………………………………………………………………………………………………- 7 -

  四、规划目标………………………………………………………………………………………………………………………- 8 -

  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措施………………………………………………………………………………………………- 14 -

  一、深化产城融合,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14 -

  (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14 -

  (二)加强生态空间管制…………………………………………………………………………………………………………- 15 -

  (三)优化生产生活空间…………………………………………………………………………………………………………- 16 -

  二、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17 -

  (一)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17 -

  (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19 -

  (三)循环高效利用资源…………………………………………………………………………………………………………- 20 -

  三、深化污染治理,打造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示范区……………………………………………………………………………- 22 -

  (一)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22 -

  (二)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 26 -

  (三)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 28 -

  (四)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30 -

  (五)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31 -

  四、讲好黄河故事,培育特色生态文化…………………………………………………………………………………………- 33 -

  (一)培育本地特色生态文化……………………………………………………………………………………………………- 33 -

  (二)丰富生态文化产品供给……………………………………………………………………………………………………- 34 -

  (三)加强全民生态文明教育……………………………………………………………………………………………………- 35 -

  五、创新生态制度,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36 -

  (一)加强国土空间和资源环境源头保护………………………………………………………………………………………- 36 -

  (二)落实资源有偿和全面节约制度……………………………………………………………………………………………- 38 -

  (三)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40 -

  (四)强化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 42 -

  (五)加快推动绿色金融试点……………………………………………………………………………………………………- 44 -

  六、建设品质新区,引导低碳绿色生活…………………………………………………………………………………………- 47 -

  (一)打造绿色品质新区…………………………………………………………………………………………………………- 47 -

  (二)建设全域美丽乡村…………………………………………………………………………………………………………- 48 -

  (三)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49 -

  第四章  重点工程………………………………………………………………………………………………………- 52 -

  第五章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落实………………………………………………………………………………- 52 -

  (一) 强化组织领导……………………………………………………………………………………………………………- 52 -

  (二)严格监督考核………………………………………………………………………………………………………………- 53 -

  (三)落实资金保障………………………………………………………………………………………………………………- 53 -

  (四)加强规划衔接………………………………………………………………………………………………………………- 53 -

  附表一  规划重点工程项目……………………………………………………………………………………………- 55 -

  附表二  规划指标可达性分析…………………………………………………………………………………………- 71 -

第一章  建设基础和机遇挑战

  一、建设基础

  兰州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地处甘肃省中部,兰州、西宁、银川3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务院2012年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新区建立以来,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党政领导干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参与度、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持续改善,“美丽新区”建设成效显著,具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良好基础。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绿色循环产业蓬勃发展

  兰州新区坚持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旅游振兴深度融合,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经济发展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绿色化工、新材料、大数据、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农业、节能环保十大产业体系,2019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4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4.35%。一是循环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推进兰石集团装备制造工业园区项目等循环经济重点支撑项目的建设,培育了一批省级、市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以段家川、赖家坡、大斜沟、平岘沟四大生态循环养殖园为载体,着力推进农业生态种养加循环产业链建设。二是积极推进生态+农业。高起点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公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生态种养循环园,高标准打造特色花卉、中药材、优质牧草、高原夏菜、林果基地,走出了“生态+产业”的发展路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为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区生态建设和生态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三是产业节水成效显著。先后出台《兰州新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兰州新区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结合城市道路绿化、农投现代农业示范园、康瑞农业产业园等大型项目示范,加快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灌区农田高效节水面积达到3万亩,城市绿化和农业灌溉节水效果明显提升。

  (二)探索新治理模式,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绿色生态空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大力建设生态绿城、美丽新城,先后荣获“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绿色发展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一是大力推进全域绿化。新区大力实施生态修复、造林绿化、空闲地复绿、城市绿化廊道和绿地系统等工程,全力打造“一心、二网、三区、四廊、多点”的生态布局和“六纵九横”防护林带格局,累计完成生态绿化面积20万亩,建成“秦王川”国家级湿地公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5.6平方米。二是探索未利用地整治。新区积极推进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建设,探索黄土低丘沟壑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新模式,通过将低丘缓坡修复为高标准农田、生态用地的方式,系统性解决干旱、风沙、盐碱、水土流失等问题,新建高标准农田10.5万亩,栽种经济林果、牧草地12万亩。三探索生态治理新模式。推进建设兰州-新区-白银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示范区,大幅减少空气浮尘和泥沙流入黄河,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2017-2019年新区供水、污水、环卫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城镇污水处理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82%上升至89%,PM2.5.PM10年均浓度下降了42.0%和30.8%。石门沟水库、山字墩水库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

  (三)坚持护人民福祉,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兰州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尤其是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新区,通过发展绿色建筑、完善公共交通设施,持续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变。一是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以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三大革命”,大力实施“六项行动”,25个保留村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制度,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配备及日常保洁覆盖率达到100%。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完成秦川镇镇区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9603座,覆盖率达到85%。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土肥技术,大力推广土肥新技术,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步提高。二是推动绿色生活成效显著。先后印发《兰州新区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兰州新区绿色建筑设计导则》,推进一批项目取得绿色建筑标识,完成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48万平方米;持续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发展电动汽车和共享单车,建成分散式充电布点13处、充电桩280个,投用新能源公交车312辆,全区公众绿色出行率达80%左右。

  (四)建立新体制机制,治理市场体系加快建立

  兰州新区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有序落实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生态文明绩效考核等制度要求,加快构建环境治理市场体系。一是探索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制定了《兰州新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兰州新区主要污染物指标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兰州新区主要污染物指标排污权交易实施方案》《兰州新区碳排放权交易实施方案》,结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逐步探索修改完善并全面组织实施。二是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于2019年获批成为全国第九个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并取得了一系列实践进展,先后制定《兰州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兰州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细则》《兰州新区绿色金融五年发展规划》《兰州新区绿色金融发展奖励政策》,设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3家,筛选入库一批绿色项目,搭建全省首家“绿金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设立兰州新区绿色产业发展基金。 

  二、机遇挑战

  (一)建设机遇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其中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同时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产业发展逐步走向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国家对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改革创新,释放出了很多的红利和强大的动力,为兰州新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空间。

  二是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与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呼吁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日前生态环境部制定了《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筹融合、协同增效。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总体目标、实现路径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统一,为我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着力点。

  三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兰州新区等国家级新区做精做强主导产业,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未来的兰州新区将以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黄河上游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兰西城市群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目标,积极探索黄河上游生态脆弱区生态治理修复新路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为甘肃的大发展、兰西城市群和“一带一路”建设赋能,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修复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示范。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给予倾斜支持,为兰州新区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二)面临挑战

  一是生态本底仍然脆弱。兰州新区处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虽然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工程,推动区域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但生态环境以结构脆弱、生物量低、植被覆盖率还不高及沟壑纵横的地形地貌和干旱少雨的气候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二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虽然兰州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国家级新区第一,但总量还小。从2019年公布的数据看,仅高于贵安新区。对全市乃至全省的引领作用依然有限。生态产业项目聚集效应还不明显,有影响力、竞争力、带动力的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不多,产业集聚发展、上下游全产业链相互配套还不完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还需久久为功。

  三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加大。未来新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以及电力等行业将持续发展,大气污染将逐步在从煤烟型污染向煤烟、机动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复合型污染型转化,污染程度并非为各项污染物的简单叠加,而是复杂的相互作用,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环境保护任务更加艰巨。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及国家赋予兰州新区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筹融合、协同增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促进生态文明实现新进步,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现代化国家级新区。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开发建设中注重保持原有自然生态,不断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实现更有活力、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追求品质,主动对标。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级新区发展要求,主动对标国内外宜居城市和地区,以更宽视野、更高越要求,在规划建设中实现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的综合集成,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打造高品质宜居新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革创新,制度保障。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总体要求,结合新区实际,充分发挥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构建具有新区特色的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三、战略定位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紧紧围绕协调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贯彻落实“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定位,努力探索黄河上游生态脆弱区生态治理修复新路径、绿色开放高质量发展崛起的新路径,把兰州新区建设成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示范区、甘肃省制度改革创新引领区。

  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依托品质城市、人文底蕴、特色产业,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打造国内一流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承担起全省和兰西城市群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重任,努力探索绿色开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围绕“一带一路”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广泛开展与国内外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各层面的交流合作,打造全方位、立体式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新成就的重要平台。

  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示范区。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强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建设黄河上游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示范区和兰州—新区—白银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示范区,为黄河上游地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崛起打造新区样板、作出新区示范。

  集成改革先行区。创造性运用国家、省上允许和支持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争取国家和甘肃省生态文明相关改革创新政策在新区试点示范,聚焦空间规划管理、生态保护、责任体系、市场体系、公共治理等领域,探索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积极探索和率先实践生态文明和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路子。

  四、规划目标

  到2022年,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初步形成,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争取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到2025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逐步建立,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2030年碳达峰目标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基本建成绿色发展、环境宜人、生态靓丽的美丽新区。

  兰州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修订)》,删除涉海三项指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海岸生态修复、自然岸线保有率),共设置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6个方面37个指标(详见表1),按性质和作用分为参考性、约束性指标两类。

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深化产城融合,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严格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空间,促进空间开发科学有序。

  (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按照国家、甘肃省统一部署,推进兰州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逐步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以及耕地、林地、河流、湖泊、湿地等的保护边界。2021年,基本完成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到2025年,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细化落实国土空间管控单元,构建绿色发展空间体系。通过城镇建设服务产业园区发展,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实现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协调发展。加强以石门沟水源地、自来水公司水库水源地等生态红线为代表的生态空间保护。树立“粮食安全”意识,加强对以永久基本农田为代表的耕地的保护,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合理确定城区开发建设规模,构建生态蓝绿网络,打造山水林田城“生命共同体”。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功能属性为基本取向,划分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和农田保护区三类规划分区。按开发与利用类分区,划分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落实空间格局,进一步细化中心城区范围内城镇集中建设区,划定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物流仓储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和战略预留区八类。加强城镇发展区规划管制。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城镇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提高集聚人口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产出效率,倒逼企业提高生产率。加强乡村发展区土地用途管理。促进农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协调村庄建设、生态保护。加大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进行村庄建设与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严禁集中连片的城镇开发建设。加强矿产能源发展区制度化管理。严格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准入管理。有度有序利用矿产资源,建立和完善绿色矿业发展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推进农田保护区依法依规管理。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严禁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鼓励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高标准农业示范园。按照集零为整、提质增量和空间置换的思路,科学推进土地整治。强化生态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实行最严格的准入制度,提升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加强生态保护。划定生态控制区,采取“名录管理+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相结合的方式细化管理规定,以保护为主,按照限制开发的要求进行管理。

  (二)加强生态空间管制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指示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围绕新区生态功能定位,大力开展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工作,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加强生态空间管制,充分发挥生态安全屏障区功能。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在生态保护红线外围划定一般生态空间作为缓冲区域,限制开发强度。按照“北御风沙、中兴产业、南建景观”的思路,充分发挥“山-林-田-城”的空间特色,以湿地公园、道路绿化、南北山生态建设为核心,沿山、沿渠、沿路加大绿化力度。规划形成“两网、三区、四廊、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以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环境效率为目标,将新区划定的生态红线作为新区生态空间控制的构成基础与核心,将城市绿地系统、永久基本农田、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水源保护区隔离、北部农业示范区、南部林业休闲区、新区周边山体的绿化带等生态敏感目标纳入生态空间保护范畴。依托湿地公园建设、郊野公园建设、城市公园建设、城区路网绿化、生态中轴水系整治、山体绿化美化等工程,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制定严格的产业准入制度、产业开发强度,严禁非法侵占生态用地现象。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生态保护红线内其他区域,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8类有限人为活动;生态保护红线外的生态空间,原则上按限制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应以保护为主,严格限制区域开发强度,并根据其主导生态功能进行分类管控。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监测、监管和评估,综合利用卫星遥感等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定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人为活动调查监测,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优化生产生活空间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构建“四区联动”的空间发展布局,统筹新区形成中川园区、秦川园区、西岔园区和皋兰片区的四个功能片区联动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将中川园区打造成为新区城市品质形象核心区。依托兰州中川国际航空港,大力发展空港经济、临空经济,将中川园区打造成为行政服务、商贸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娱乐、会展服务中心和临空经济示范区。依托航空物流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业,形成以现代服务业、科创、智能制造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以秦川镇和上川镇为主体将秦川园区打造成为新区重要工业集聚区。在秦川园区西部重点打造千亿级绿色化工园区和百亿级西北绿色新型铝加工产业园。中部重点依托中川北站铁路口岸,发展铁路公路无缝衔接运输、仓储物流、分拨配送、金融仓储,建成辐射西北、连接中西亚和欧洲的国际物流、产业物流和商贸物流中心。东南部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有色金属新材料、新型建材、粮油饲料加工等产业,规划建设表面处理产业园。东北部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万头奶牛养殖,打造“万亩级”现代生态循环养殖园。上川镇西部区域为未来兰州石化搬迁的承载地,北部区域依托防护林和生态林,打造新区北部防护林带和绿色生态长廊。合理布局风电、光伏、光热、热电等清洁能源产业。

  将西岔园区打造成为科教中心和未来行政中心。发挥西岔园区产教优势,建设科教园区,打造教育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和全省灾后移民安置承载地,未来打造成为新区行政中心。依托中兰客专兰州新区高铁南站枢纽,整体打造兰州新区高铁商务中心区和“CBD”。大力加强现代农业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双创”基地建设。西南部建设综合性国际化现代汽车城和集应急救援、政法设施为一体的特殊功能区。

  二、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核心,积极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努力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1.积极培育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3355”产业倍增计划,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价值链,构建区域优势彰显、科技创新驱动、现代金融匹配、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多元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发展壮大绿色化工、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等产业。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创新,不断探索“互联网+”创新绿色产业模式。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做大做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扶持一批精专特优中小企业。

  2.推动先进制造业绿色发展

  以绿色化工、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绿色技术转化应用,推动生产原料、能源的绿色替代。加快推进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新能源等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和绿色制造研发应用,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绿色生产技术和装备,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全面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积极推广互联网机器人、自动化装备和信息化管理软件,提高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培育发展一批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产业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水平

  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严禁不符合规划产业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产业项目建设,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积极引进并发挥新能源汽车、通信、大型成套装备等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4.健全现代绿色物流体系

  围绕兰州新区千亿级商贸物流业发展,积极推动建立健全现代绿色物流体系。结合“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分拨中心-公共及专业配送中心-城乡末端配送网点”高效物流网络建设,完善车用LNG加气站、充电桩布局,在交通枢纽、商品批发市场、公共及专业配送中心和网点、物流园区等建设充电基础设施,鼓励企业使用符合标准的低碳环保配送车型。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绿色冷链物流技术,打造绿色低碳货运冷链。发展绿色仓储,鼓励和支持在物流园区、大型仓储设施应用绿色建筑材料、节能技术与装备以及能源合同管理等节能管理模式。加强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进大型电商和寄递企业包装物回收循环利用共享,政府采购清单应明确绿色包装要求。

  5.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化

  积极推动绿色生态、品质新区、特色文化与富民产业相结合,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绿色生态旅游等产业,推动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为引领,充分利用昼夜温差大、农产品品质高等优势,打造西北生态农业基地。围绕高原夏菜、精品花卉、中医药等生态优势产业,发展设施装配工厂化、环境控制智能化、设施运用节能化、农业生产精细化的设施农业,建设国家有机农产品设施农业优势区和西北花卉生产交易中心。扶持发展乡村旅游业,开发观光农业、田园采摘、农事体验、民俗文化、养生度假、乡村客栈等生态休闲业态,推进“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依托丝绸之路等特色文化品牌以及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西部恐龙园度假区、晴望川民俗文化村、现代农业公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坚持全域发展和全季发展,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游、民俗文化游、自驾体验游、农业观光游、乡村休闲游等旅游产品,做强“靓丽新区”文化旅游名片,争取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1.积极发展循环农业

  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计划,推进秸秆、尾菜还田利用,因地制宜推广腐熟(堆沤)、直接还田、行间还田等技术,促进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等多元化综合利用。以段家川、赖家坡、大斜沟、平岘沟生态种养循环园为重点平台,发展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畜肥综合利用、饲料加工、饲草基地一体化产业模式,建立“种—养—加”循环农业新模式,构建高标准、循环化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生态示范园。

  2.大力推进循环工业

  加强多行业产业耦合共生,着力构建“装备制造—废旧金属—再生金属”“煤电—粉煤灰—建材”“石油化工—新材料—再生材料”等循环产业链。依托绿色化工、新型铝加工等产业园区,通过搭建资源共享、清洁生产审核、废物处理公共平台,促进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等措施,深化园区循环化改造,鼓励工业园区内产业、企业之间建立循环经济联合体,实现工业园区清洁化循环化发展。以合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行业企业为重点,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链。

  3.建立健全资源再生利用体系

  实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建设、有机废弃物再生利用推广应用等项目,推进化工废渣、废旧铅酸蓄电池、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主要农业废弃物等源头大幅减量、资源化循环化利用和安全处置,对产业存量实施循环化改造,增量进行循环化构建,构建企业内部小循环、产业园区中循环、系统社会大循环,到2025年建成西部地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三)循环高效利用资源

  1.加快能源低碳转型

  加强重点领域节能。以新的二氧化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引领,以万元GDP能耗和强度为重要约束条件,统筹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工业领域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压缩空气系统改造,推动先进节能技术的集成优化运用。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重点推进电力、先进装备制造、化工、合金新材料等行业节能。贯彻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加强对重点监控单位的能源计量监管和服务,实施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加快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推广新能源车辆、建设绿色货运枢纽场站,加强管控重型柴油货运车,建设低排放高效率交通运输系统。实施新建筑100%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实现建筑绿色化。

  推进能源低碳清洁化转型。推广在工业、交通、建筑及生活等领域使用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进分布式光伏和“光伏+”,在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公共建筑实施屋顶光伏工程;加快生物天然气、生物质能供热等非电利用的产业化步伐,发展秸秆电厂、合理规划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支持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等;对有条件集中开发的区域,同步推进风电场和配套电网建设;探索建设就近接入、就近消纳的分散式风电项目。积极推动低碳新能源示范系统研发及成果转换,建设新能源示范新区、绿色能源示范新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国家和甘肃省要求。持续推动新区天然气管网、供能供热管网建设,推进热电冷联产模式,加强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

  2.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守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快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推广喷灌、微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升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推进适水种植、量水生产,积极发展集雨节灌。实施规模化养殖场节水技术建设和改造,推广节水型饲喂设备、机械干清粪等技术和工艺。到2022年,实施节水型灌区的骨干工程改造工作,创建1个节水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1个以上以高附加值作物为主500亩的微灌水肥一体化自控控制示范片,建成5个现代化综合节水养殖示范园区。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推动火力发电、钢铁、纺织、造纸、石化和化工、食品和发酵等高耗水行业节水减排。推进节水型小区、节水型工业企业、节水型单位、节水型学校等节水载体建设。

  3.高效集约开发土地资源

  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制定并落实新区土地综合利用效率评价指标。平衡发展林地和耕地,加大整理开发丘陵及荒山荒沟等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力度,盘活用好批而未用和闲置土地,推进低效集体建设用地和产业用地减量,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率。强化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行产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持续提高工业用地地均产出。严格限制利用新区空间进行大规模建设低密度住宅开发。

  三、深化污染治理,打造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示范区

  坚持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污减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严密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打造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示范区。

  (一)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以建设“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示范区”为目标,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项目区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加强耕地碎片化整治,探索开展耕地+林地+草地复合发展、耕地+草地+设施农用地的种养加一体化土地利用模式。增加森林蓄积量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生态质量良好和生态文明繁荣的生态修复示范区,筑牢兰州新区生态安全格局。

  1.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

  以永登县庄浪河以东、景泰县以南、靖远县城以西,兰州市城关区黄河以北、开展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充分利用低丘缓坡200 米以下山丘土地,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增加水土涵养和降雨量,系统性解决干旱、风沙、盐碱、水土流失等问题,减少泥沙流入黄河量。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综合修复治理,积极推进兰州城区——兰州新区——白银城区黄河中上游流域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大力实施兰州城区——兰州新区——白银城区黄河中上游流域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示范经验。

  2.加快生态防护林建设

  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结合封沙育林、封禁保护区建设等有效提高森林面积的措施,提高森林生态防护功能,有效治理北部荒漠,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构筑兰州北部生态安全屏障。

  北部上川镇依托国家防沙治沙工程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水定绿”加大林草植被保护建设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水土保持率,以提高森林防风固沙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和基干林带。结合封沙育林、封禁保护区建设等有效提高森林面积的措施,提高森林生态防护功能,有效治理北部荒漠,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加大对中川镇、秦川镇、西岔镇、水阜镇、上川镇等地区成过熟林和残次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提高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平。对目前缺少防护林、残次断带、采伐尚未更新的林带进行全面建设,落实农田防护林建设用地,分区分片推进农田防护林建设速度,进一步建立起树种配置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保障农业稳产增收。

  3.加强城市绿化工程建设

  以水系绿网、城市道路绿网以及生态防护绿化网,及综合公园、组团公园、郊野公园、绿地形成城市绿化网络中的重要节点等,通过人工造林等方式实施空闲地复绿,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以林草植被为主的生态体系,打造“三网、多点”的网络化城市绿化系统。

  按照“以路串线、连片整治,一路一品、一路一景”的思路,重点对省道201 线、中保路、县道124 线和农业公园入口道路、马秦公路、东一干渠道路沿线环境风貌开展集中连片整治,对道路两侧绿化带、排水沟渠进行修复整理和改造提升,栽植适合本土生长的经济林果,适当点缀观赏花草,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生态修复试点、空闲地复绿,积极打造“三纵三横”6 大生态景观风貌带。

  推进新区城市园林绿化,改造提升秦王川湿地公园、栖霞湖、临港花海。紧密结合湿地公园和生态旅游区建设,建设进村景观路,公共休憩绿地,房前屋后见缝插绿,田间地头造林增绿,实现村庄绿化靓化,形成沿路风景林、房前屋后花果林、村中空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美丽乡村绿化格局,构建起山、水、林、田、湖、草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产业化体系,改善旅游环境和居住环境,构筑新区城市生态屏障。

  4.保护修复河流湿地生态系统

  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合理划定兰州新区湿地公园等湿地保护分区,严格湿地保护与管理。推进水阜河、蔡家河支流湿地修复与建设,在各支流入河口划定河口湿地范围,栽种乡土水生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河流净化和纳污能力。结合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水阜河蓄洪及生态治理、西小川防洪坝、呢嘛沙沟河道等生态护岸工程,实施洪口清淤、洪泛区地貌修整,采取生态堤岸和湿地景观绿化等措施,恢复水陆交错带生态植被,修复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加强洪口生态修复能力。

  5.加强矿山环境修复与土地综合整治

  对秦川镇建筑用砂矿内的矿坑区、堆土场进行恢复及复垦,重点对不稳定斜坡和遭到破坏的土地资源进行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改善矿山地质环境。采用边坡防治、采坑回填和工业场地建筑物拆除,加快场地平整、覆土、绿肥还田、培肥管护等措施,将矿坑区复垦为水浇地,防止出现采矿活动加剧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全面实施低丘缓坡和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整理,通过土地平整,修复地貌,使原本不利于蓄水保墒、绿化种植的土地变成利于苗木成活、能自然存水的土地,增加生态绿色空间。

  6.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以生态红线保护区域为重点,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和提升生物多样性,增强自然保护地管护水平。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保护生物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安全,筑牢生态屏障。到2025年,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改善,生态系统完整性有效维持,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升,物种丰富度稳定提高,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保持稳定。

  (二)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

  1.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强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粉尘治理,推进兰石除尘系统环保改造、兰石烟尘排放治理和化工园区供气供热等一批污染减排。

  推进新区各类园区循环化建设,减少工业集聚区污染。完善各类园区集中供热设施,积极推广集中供热。有条件的工业集聚区建设集中喷涂工程中心,配备高效治污设施,替代企业独立喷涂工序。

  建立健全VOCs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建立区级VOCs监测网格,强化化工、金属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专用设备制造、餐饮、干洗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治理。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有机溶剂,涂装行业推进非溶剂型涂料产品创新,包装印刷行业推广环境友好型油墨,在末端建立密闭废气收集系统,实施有机溶剂回收利用。开展VOCs整治专项执法行动,排气口高度超过45米的高架源,以及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VOCs排放重点源,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安装烟气排放自动监控设施。

  2.调整能源结构,构建高效清洁能源体系

  全面实施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和散煤洁净处理,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管网和天然气管网未覆盖区域的燃煤锅炉,应进行锅炉烟气达标治理改造或改为电、醇基燃料等清洁能源。建成区以外的农村区域,暂无法淘汰或用清洁能源替代的燃煤锅炉,采取使用洁净煤等方式实现锅炉烟气达标排放。推进散煤洁净化处理,设立卡口禁止劣质煤炭进入新区建成区,集中整治新区二级煤炭配送网点经营场所和周边环境,封闭管理堆煤场。

  有序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管网建设和改造进度,集中供热难以覆盖区域,实施各类分散式清洁供暖。实施“热源侧”和“用户侧”改造,完成燃煤供暖设施清洁化改造,在农村集中开展改炕、改灶、改暖等专项工作,推广采用碳晶、电热膜等采暖新技术,推行绿色生活方式。

  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优化风能、太阳能开发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加快分布式光伏系统和智能电网建设,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

  3.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

  依托铁路口岸、中川机场等,推进空海铁公多式联运建设。建设城市绿色物流体系,利用现有城市铁路、物流货场转型升级为城市配送中心,新、改、扩建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建设项目。

  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率。加快推进建成区新增的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使用新能源或者清洁能源汽车。加快机关单位、公共场所、社区充电桩设施建设。加快车辆油品质量升级,停止销售低于国六标准的汽柴油。加快推进老旧机动车淘汰工作,全面推广使用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气车辆。

  4.优化用地结构,推进面源污染治理

  实施扬尘污染综合防治。加强对建筑、道路、拆迁、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物料堆场等各类工地及裸露地块的扬尘污染监管,规模以上土方施工工地要安装微观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控系统。大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严格管控辖区内煤场、料场、渣场扬尘污染。

  加强城市生活面源污染防控。加快推进新区建成区内现有餐饮经营场所清洁能源改造并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严肃查处擅自停运油烟净化设施和超标排放行为。依法取缔占用城市及公共场所从事露天烧烤的流动摊点,坚决查处固定门店室外设炉灶进行露天烧烤的行为。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严禁焚烧秸秆、垃圾、枯枝落叶和烧荒等行为,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到2025年,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减少氨挥发排放。

  5.协同推进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

  探索常规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机制,研究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按照绿色低碳发展要求,针对工业、能源、交通、城镇化等重点领域,提出节能降碳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任务目标。积极推行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在线监测,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和管理,力争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为2030年实现碳达峰打下坚实基础。

  (三)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

  1.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对黄河什川段各级饮用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调查,摸清水源地内工业企业和排污状况,配合各相关部门开展水质监测,对水源地及上游二十公里范围内重点工业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档案,对工业源数量、分布、污染物排放和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情况详细记录在台账内,加快构建覆盖所有排污口的在线监测系统,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制定兰州新区饮用水水源地“一源一策”,严厉打击私自向河道和湖库敷设排污管道、开挖排污口等违法行为,持续开展水源地内排污口巡查,关闭水源保护区内工业企业和一切与供水无关的设施,稳固提升水源地环境质量。以兰州市生活饮用水第二水源供水工程为依托,基本实现“双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

  2.狠抓工业企业污染防治

  对新区涉水重点企业,制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方案并完成清洁化改造。严格落实排污许可制度,新区工业集聚区应同步规划、建设和完善污水集中处置等污染治理设施(或依托其它可行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严控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未有效处理直接排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严厉打击向河湖的偷排、直排。各企业工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后,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重点企业须另行安装在线监控装置。

  3.加快黄河支流综合治理

  在保证河道天然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河流的生态功能、水质净化、生态景观等功能的需要,同时兼顾亲水活动的安全,加快推进新区水阜河、蔡家河、呢嘛沙沟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面疏通河道、加固护坡,重点实施河道生态护岸、垫层建设及现有的河道内构筑物的生态化改造,加强流域内水生态修复,增加河道两岸的景观绿化。

  4.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

  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和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等区域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逐步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掌握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新建、在建、改造、迁建的加油站地下油罐必须为双层罐。全面关停未经批准和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水井。

  5.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全面推广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雨污分流和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散养密集区要实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禽畜粪污、农作物秸秆、残留地膜(棚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生态沟道、污水净塘、人工湿地等形式的氮、磷高效生态拦截净化工程,加强农田退水循环利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到2025年,新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户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0%以上,新区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50%。

  (四)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1.全面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落实“土十条”,开展土壤污染详查,以兰州新区农用地和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制药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用地为重点,全面掌握范围内农用地及重点企业对地块的污染环境风险情况,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

  2.严控新增土壤污染

  拟开发为农用地的,组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估,不符合相应标准的不得种植农产品。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影响区域内未利用地的环境监管,发现土壤污染问题的,及时采取整治措施。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与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

  3.深入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

  积极推进饮用水源和林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建立分类清单,并将数据上传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以耕地为重点,对农用地按照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三类管理,加强优先保护类耕地建设管理。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格控制林地、草地、园地的农药使用量,全面开展林地、园地产出食用农(林)产品质量检测,发现超标的,采取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

  4.落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综合整治

  落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疑似污染地块名单、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并实施动态管理。

  落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综合整治,做好重点监管地块、重点企业风险防范,加强受污染地块综合整治。

  5.加强未利用地环境监管

  加强未利用地环境监管,拟开发为农用地的,组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估,不符合相应标准的不得种植食用农产品。加强纳入耕地后备资源的未利用地保护,定期开展巡查。依法严查向盐碱地、湿地等非法排污、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影响区域内未利用地的环境监管,发现土壤污染问题的及时督促有关企业采取防治措施。

  (五)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1.强化重点区域风险管控

  实行化工片区重大风险源与新区其他片区之间的有效分隔,逐步搬迁风险敏感目标。严格控制大气污染重的产业和项目进入新区,开展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建设试点示范。

  2.防范重点行业环境风险

  重点关注和分析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的生产特征污染物排放对新区内人群健康和水环境的潜在风险,提出加强事故应急管理等风险防范对策和措施。加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建立重点环境风险企业数据库,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实现全部入库。推进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较大及以上等级重点环境风险企业整改覆盖率达100%。

  3.加强危险废物风险管控

  推进现有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试点的规范化管理,推动危险废物分类收集专业化、规模化和园区化,积极稳妥发展分类收集、分类贮存和预处理服务。完善非工业源危险废物分类收集、贮存、转运体系。补充完善有害垃圾收运及中转贮存设施设备,以社区为中心推进有害垃圾分类收集、规范机动车维修行业废矿物油及含矿物油废物收集、贮存、转运网络体系建设;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环境监测机构等单位实验室废物收集、贮存、转运网络体系建设。

  完善固体废物终端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建设兰州新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推进危废综合利用(二期)项目,以含金属无机危废(约15万吨/年)为原料,开展金属回收,年产合金锭预计约8000吨。

  建立健全覆盖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运、利用、处置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建立危险废物应急处置区域合作和协调机制,鼓励持证单位参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中危险废物应急处置工作。加强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建设,对全区所有重点危险废物产生企事业单位和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并对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运输车辆GPS监控。

  4.加强环境风险监管

  强化源头防范环境风险,新、改、扩建相关建设项目要编制环境风险评价专章。强化企事业环境风险防范的主体责任,建立环境风险预测预警体系,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基础能力建设。加强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监控,加强统筹管理和设计。

  5.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加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完成石油化工、生物医药、危化品和石油类仓储、涉重金属和危险废物等重点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加强涉危涉重企业环境管理,完成环境风险预警防范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完成危险废物处置社会化环境应急救援处置队伍组建,推动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

  建设以环境应急监控预警、环境应急决策支持、环境应急指挥调度、环境应急现场处置和环境应急后评估为重点的环境应急管理业务子系统。完善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信息网络,提升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风险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强化环境风险源防范、预测预警、应急响应与指挥调度等的动态管理能力,完善环境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

  四、讲好黄河故事,培育特色生态文化

  在当前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下,新区应大力弘扬黄河生态文化,结合文旅产业发展,开发生态文化体验项目,讲好“黄河故事”,打造新区黄河文化品牌。全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育生命平等、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观、生态审美和生态价值观,使生态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培育本地特色生态文化

  加强传统生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合理继承地方文化中的优秀生态文化内涵,培育生命平等、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文化。结合历史文化、文物、非遗文化普查,组织开展生态文化普查,建立兰州新区生态文化名录,为新时期生态文化繁荣奠定基础。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飞天文化、敦煌文化中的生态内涵,培育本地特色生态文化。大力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新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打造新区生态文化品牌,使本地群众形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设新区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基础设施,定期举办主题活动,持续扩大黄河文化、丝路文化、花卉文化等本地特色文化的影响力。

  (二)丰富生态文化产品供给

  1.都市休闲旅游

  通过融山、纳水、创悦、兴城,推进城市空间生态化、景观环境公园化、游乐体验主题化。持续放大西部恐龙园、晴望川民俗文化村、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长城西部影视城、蓝天城儿童职业体验中心等文化旅游项目的品牌带动效应,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公园等项目,大力发展都市休闲旅游,逐步将新区建成区域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样板。

  2.黄河水文化体验

  建设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珍稀物种栖息地环境,建设科教宣传中心,以秦王川湿地为特色建设湿地游赏木栈道、湿地植物认知长廊、湿地净水功能展示园、观鸟长廊等,开展湿地保护科普知识宣传。

  3.农耕文化体验

  合理利用玫瑰、枸杞、早酥梨、大接杏、油用牡丹、文冠果生态经济林带,有序发展温泉养生、林地休养、医食养生康养旅游。建设农投花海、现代农业公园、梅园生态园、中川牡丹园等一批乡村旅游景区,打造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博览园、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中渭金龙银杏田园综合体、永瑞康田园综合体、康瑞农业示范园等一批农业观光旅游综合体,开发田园采摘、养殖垂钓、农事体验等体验项目,传播有机食品、生态种养知识,引导绿色生活方式。

  4.工业文化体验

  依托新区先进制造、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等产业打造工业科技旅游区,普及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等知识。重点建设国际汽车城项目,建设集展览、销售、信息、配套服务于一体的汽车科技文化展示旅游区。动员兰石集团、青岛啤酒等行业内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工业旅游点和示范基地,并依托蓝天城儿童职业体验中心、中小学素质教育拓展训练基地,创新发展工业研学旅游。

  (三)加强全民生态文明教育

  1.创新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方式

  增加生态文明标语、公益广告。将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在广场公园、景区、公交站亭、商场宾馆、社区宣传栏、乡村文化墙等适当设立生态文明宣传画、宣传标语、公益广告等。

  创新宣传方式。会同宣传、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团体等,每年在世界环境日举办大型环境文化活动,如举办生态文明专题文艺晚会,举办环保图片展、书法绘画展、摄影展、环保微视频、环保公益广告等文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并将优秀作品在电视台等媒体、市民广场等公共场所播出和展示。

  2.开展党政干部生态文明教育

  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大讲堂、大课堂、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和党政干部培训体系,规划期内,每年组织开展1次以上生态文明有关报告会、宣讲会、专题讲座和研讨等集中培训活动,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学习,引导树立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3.普及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结合新区产业发展、森林保护、农村环境整治等实际,采用课堂教育、参观学习、现象观察、角色体验、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环境教育;规划期内,每年对新区相关教师开展1次集中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每年举办一次“环保公开课”竞赛,到2022年,编印本地环境教育读本。

  4.广泛开展企业生态文明教育

  开展常态化企业环境教育,针对石化等重点监管企业每年开展一次以上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循环经济、安全生产等知识,提高企业负责人生态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鼓励企业开展或参与政府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结合企业特色,创新活动形式。

  5.创新城乡居民生态文明教育

  鼓励社区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鼓励社区居委会定期组织家庭旧物交换、捐赠环保装修专题讲座、绿地认养等活动。鼓励安装和使用节能节水器具,一水多用,节电节能;提倡阳台绿化、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形式。在农村重点普及生态环保法律、农业生产、乡村生活等内容,举办生态文明主题文艺活动。

  五、创新生态制度,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将制度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完善源头保护和过程监管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责任追究机制,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加强国土空间和资源环境源头保护

  1.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充分融入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划过程,2021年前完成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及立碑定界勘界定标工作,通过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用地性质与土地权属,形成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定期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价,及时掌握新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功能状况及管控情况。建立生态红线管控绩效评估制度,将生态保护红线评价结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任用和责任追究、离任审计的重要参考。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补偿机制。在新区内所有林地、草地、湿地、公园绿地、城区绿地、通道绿地、河湖库绿地、乡村绿地等区域全面推行林长制。

  2.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按照国家、甘肃省统一部署,落实《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不断健全新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重点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重点国有林区、湿地、大江大河重要生态空间确权登记工作,逐步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全覆盖逐步推进森林等自然生态空间的统一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开展自然资源实物量统计,编制新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实施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落实和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动自然生态空间系统修复和合理补偿。

  3.建立生态环境空间分区管控体系

  按照甘肃省统一部署,编制和细化兰州新区“三线一单”,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形成以“三线一单”成果为基础的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制度。未来应做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确保“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相协调。在相关立法、专项规划编制、产业政策制定、城镇建设、资源开发、重大项目布局、执法监管等方面,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融入决策和实施全过程。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推进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风险防控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和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内容,分区推动生态保护修复、污染防治、风险管控,加强开发建设行为和生产活动监督,推进生态环境监管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

  (二)落实资源有偿和全面节约制度

  1.落实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工作

  按照国家、甘肃省工作部署,落实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收费政策,合理制定耕地或林地占用补偿、水土保持补偿、草原植被恢复等收费标准。水资源方面,落实水资源费差别化征收标准和管理制度,逐步在大中型灌区推行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按照不同作物和养殖产品,合理制定农业用水定额。2020年起,全面实行分类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土地资源方面,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改革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探索实行弹性出让年限以及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供应;完善地价形成机制和评估制度,健全土地等级价体系。矿产资源方面,落实国家矿产资源国家权益金制度,根据国家、甘肃省政策适时调整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标准、矿产资源最低勘查投入标准。

  2.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一是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持续推进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签订等工作,将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二是通过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完善开垦费等价格形成机制,严控建设占用耕地,提高耕地保护积极性。三是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以“占优补优”的原则落实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切实解决城市建设占用优质耕地问题。四是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大力推进“三旧”改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3.落实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落实《甘肃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要求,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目标要求。一是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持续落实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计划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二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加强对高耗水和重点取水单位全过程监督管理,推广高效农业节水技术,加快工业和城乡节水改造;鼓励雨水集蓄利用,推广利用非常规水源。三是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加强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湿,禁止侵占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

  4.实施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和节约

  一是落实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制和奖励制,逐步推行用能权总量控制制度。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完成省市下达指标任务,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推进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量和能源消费强度目标落实。二是制定完善节能支持政策,推进重点领域节能。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投资建设,持续推进六大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淘汰。三是改革创新能源市场体系。积极稳妥发展风光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强可再生能源政策扶持,稳步推进电力、油气等能源价格改革,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鼓励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三)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1.实施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按照甘肃省要求,对固定污染源实施全过程管理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实施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不断强化对排污许可证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排污许可证管理规定、超标和超总量排污,以及其他有关违法排污行为,依法严格查处。加大对无证排污和不按证排污整治力度,依法实施行政处罚、限制市场准入等惩戒措施。

  2.落实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

  落实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每年度评价辖区内企业环境保护信用,将环境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将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开。落实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对高环境风险企业实施强制环境责任保险。持续扩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覆盖面,将年度列入国家、省、新区重点监控名单中的企事业单位纳入环责险实施范围。

  3.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环境治理的良好格局。创新环境治理模式,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完善污染源在线监控第三方运营机制,研究建立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第三方评估机制、自然资源资产第三方统计、环境卫生第三方巡查、政绩考核第三方判定制度。在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和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鼓励企业委托第三方实施环境治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审核。创新第三方治理融资形式,持续以PPP方式推进全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4.强化生态环境能力建设

  加快提升兰州新区环境监测、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建设天地一体化、全领域、全覆盖的监测体系。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兰州新区水、气、声、生态等监测站和自动监测点,构建一体化立体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强化监测与监管的测管协同,建设推进固定源(含排污口)监测、有毒有害污染物和环境健康基准研究性监测以及大气、水、生态、污染源、应急等领域生态环境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加快打造一支“专职+专业”的生态环境专管员队伍,完善执法人员前端移动执法终端配备和后台系统建设,提升现有执法取证设备,推广无人机等智能监控技术手段。提升环境应急能力,更新环境应急设备、应急配套软件,配套相关应急物资、提升应急培训、提升应急队伍水平。

  5.强化生态环境信息公开

  一是强化政府生态环境信息公开。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省、市政务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在兰州新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下设生态环境信息专栏,发布工作动态、部门文件、规划计划、环境质量、行政执法、行政审批等各类信息。通过设立生态环境保护门户网站、电视媒体、报纸、宣传栏等方式,不断丰富公开载体,扩大公众参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需要。二是强化污染源生态环境信息公开。设置专门的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栏目,主动公开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等。建立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立重点排污单位定期披露环境信息机制,强化排污者法律责任。

  6.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和统计调查体系。按照国家、省相关部署,逐步将温室气体监测纳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逐步在环境统计相关工作中协同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相关调查。编制新区温室气体清单,逐步建立企业、项目碳排放核算制度体系。二是将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省相关部署,将应对气候变化要求纳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通过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推动区域、行业和企业落实煤炭消费削减替代、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政策要求。将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与排污许可管理制度衔接,推进企事业单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的统一采集、相互补充、交叉校核。三是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监管执法。加强重点排放单位数据报送、核查和配额清缴履约等监督管理工作,依法依规统一组织实施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按照国家部署,推进企业碳排放信息公开。四是推动督察考核统筹融合。按照国家、省相关部署,强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作为生态环境相关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考核力度。

  (四)强化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

  1.强化生态文明绩效考核

  按照《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文件要求,建立兰州新区绿色发展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定期开展各园区、镇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和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园区、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根据各园区特点建立差异化的绩效考核体系,研究将资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水平、经济发展质量、绿色生活普及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并提高指标权重,规划期内,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保持25%以上。

  2.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按照国家、甘肃省编制自然资源负债表等有关要求,编制新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定期评估新区森林、水、耕地、植物、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资产变化状况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作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3.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

  按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对新区内各园区、镇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离任(任中)审计,以领导干部任期内辖区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及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为基础,重点对任期内辖区的自然资源资产变化情况、生态红线保护情况、水和大气环境质量等级变化情况、生态环境状况等内容进行审计,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情况,依法界定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责任,并将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4.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甘肃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要求,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符合责任追究情形的应严肃追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应当按规定将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转任重要职务。

  5.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机制 

  落实国家、甘肃省、兰州新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有关制度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损害赔偿诉讼规则和司法衔接机制,研究推进损害赔偿监督管理,研究损害赔偿金的筹措和管理,开展损害鉴定关键环节技术研究并加强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损害赔偿磋商、损害鉴定评估、修复效果评估、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等管理办法,完善部门间综合协调和联动机制等,不断健全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强化污染者环境保护法律责任,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问责、追偿、修复等工作提供保障。

  (五)加快推动绿色金融试点

  加快新区绿色金融试点试验区建设,全方位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银行,健全绿色金融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产业、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流动,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

  1.加大绿色金融对重点领域的支持

  一是加大绿色金融对产业园区绿色升级、绿色智能物流、生态环境产业、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数据信息产业节能改造等重点领域的支持,推动绿色产业链协同发展。二是支持工业和建筑业发展,支持建设安全环保、循环可持续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重点支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革新升级和生产工艺流程绿色化升级。加大对建筑节能技术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银行、信托、融资租赁机构和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对已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服务。三是支持现代农业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加大金融对绿色农产品生产、节能环保产业、土地污染管控和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低碳循环利用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支持一批符合农业绿色发展要求的项目,如现代农业、畜牧业、碳汇林培育等。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通过绿色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支持地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并利用PPP模式支持相关项目。四是探索建立耕地占补平衡交易平台。对试验区已退化土壤进行生态修复和改良所产生的新增耕地指标,可按规定申请跨区域统筹。支持在试验区内搭建交易平台,统筹耕地及建设用地指标,与用地增减平衡指标挂钩,开展土地异地占补市场化交易试点。

  2.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

  一是推进绿色金融标准创新。探索建立绿色项目评价标准、绿色企业评价标准,探索制定绿色化工园区评价标准,推进绿色金融产品的指导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建立绿色项目库,持续开展绿色项目遴选、认定和推荐工作,为项目入库和后续服务提供‘绿色通道’。二是建立绿色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服务产融对接,实现征信、信用评级、税务、用能、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方面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测,提高服务效率及服务满意度。开通绿色金融服务快速通道,支持绿色企业及项目的发展,为金融机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一是推进绿色信贷产品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支持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等领域的绿色信贷产品。支持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和绿色项目实施债转股。二是完善绿色信贷服务体系。鼓励试验区金融机构制定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从制度流程、组织架构、资源配置、产品创新等方面入手,完善绿色信贷服务体系。三是拓展绿色企业和项目抵质押融资范围。鼓励金融机构探索绿色项目收费权、经营权、收益权及环境权益、土地权益等抵质押融资模式创新。

  4.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

  一是支持绿色企业上市和挂牌。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通过上市和挂牌等方式募集发展资金。二是支持绿色企业并购重组。鼓励试验区内企业利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收购标的企业股权或资产,取得优质资产和先进技术的所有权或对持有者的控制权。鼓励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项目通过自身能力或借助金融手段开展境内或跨境并购工作。三是支持发展绿色债券。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发行以绿色信贷资产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支持市政、污水、能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节能环保设施等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发行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四是设立绿色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

  5.发展绿色保险

  一是引导保险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优势,引导保险资金通过股权、债券、资产支持计划、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绿色产业项目。二是鼓励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完善地方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引导环境高风险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高危行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并向重点企业提供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综合责任保险。三是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深化农业保险品种发展,开发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目标价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新技术应用保险等产品。拓宽绿色保险支持绿色产业的服务范围,引导保险机构探索差别保险费率机制,发挥杠杆调节作用,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6.有序推进环境权益交易

  一是探索建立市场化的环境权益定价机制。支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挖掘生态产品市场价值,探索运营生态资本,推动生态资源资本化转型。二是探索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交易。按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安排部署,以新区内石化、化工、建材、电力和航空等工业行业中能耗超过一定规模的企业作为控排单位,制定配额分配方案,依托甘肃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兰州新区碳排放交易平台等,探索在新区内部及省内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活动。适度有序发展碳金融,支持兰州新区金融机构开发碳资产抵押贷款、碳期货、碳期权等碳系列金融产品,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到2025年,力争实现碳排放交易市场平稳有效运行。依托现有交易所,探索建立市场化的环境权益定价机制,探索推动环境权益及其未来收益成为合格抵质押物。确立排污权交易法律法规与机制设置,对排污权市场交易的总量核定、指标取得、排污许可、监督管理等进行明确。出台环境权益交易活动开展的具体指导文件,规范交易活动。

  六、建设品质新区,引导低碳绿色生活

  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到社会全过程,完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引导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化转变,营造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态生活新风尚。

  (一)打造绿色品质新区

  1.加快供水设施建设

  推进新区水源工程建设,启动引大干支渠封闭改造工程,延长供水时间,增加供水量,补齐发展现代农业及化工产业供水季节性、工程性缺水这一短板;充分挖掘利用西电灌区可供水量,在新区东北部选址建设备用水源水库一座,实现黄河水、大通河水供水双水源,提高城市应急供水保障能力。以提高供水保障率、分片区城市产业发展全覆盖为目标,加快推进第二给水厂及城市给水管网工程。利用现有城市中水管网、湖体,进一步优化供水,为城市绿化灌溉提供原水,并对灌溉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自动化控制,实施兰州新区城市水系连通工程。

  2.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

  根据实际需要启动新区第二、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做好中北部、东南部片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完善新区污水管网建设,重点推进化工园区西区排水管网建设。全域6镇实施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彻底改变农村污水处理落后现状,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3.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及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兰州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在分类区域配置分类垃圾收集设施、分类中转站、分类运输车辆,加快终端处置设施建设。到 2023 年,根据新区实际共新建垃圾转运站 3-9 座,建设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再生分拣中心,新建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

  4.推进城区绿化建设

  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建设综合性公园,对新区各单位及其他公共文化设施、道路附属绿地实施绿化。规划期内保留、扩建、完善综合公园4处,社区公园22个,专类公园8处,带状公园 12 处,街旁绿地 36 处。

  (二)建设全域美丽乡村

  以建设全域美丽乡村为目标,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推进“厕所、垃圾、风貌”革命,实施农村改厕、垃圾收集及无害化处理、风貌改造提升、污水收集及处理、清洁净化、绿化美化、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田园综合体等重点工程,建成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具有鲜明现代化新区乡村特色的全域美丽乡村。

  1.乡村风貌改造提升

  一是推进乡愁风情廊道改造提升,按照“以路串线、连片整治,一路一品、一路一景”的思路,打造“三纵三横”6大生态景观风貌带,对道路两侧绿化带、排水沟渠进行修复整理和改造提升,栽植经济林果,适当点缀观赏花草,布设各类标识牌。按照建设“四好农村路”标准,积极争创全省最美乡村公路。二是推进全域美丽乡村风貌改造提升。以创建“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全域美丽乡村”为抓手,聚焦25个永久保留村实施风貌改造提升续建工程,立足乡土特色,突出地域特点,保留乡愁元素,突出绿化美化效果,补齐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缺陷短板,高质量完成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三是打造生态绿色村庄。以“通道沿线、公共区域、房前屋后、农户庭院”绿化为重点,积极鼓励农户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开展植树造林和复耕复绿,打造生态绿色村庄。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绿化工程,包括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公共绿地绿化。

  2.乡村环境整治提升

  一是全面推行“厕所革命”。全面开展农村厕所改造。全面摸查尚未改造厕所的农户,合理引导厕所退街、进院,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厕所入室。同时,在镇政府所在地、行政村及300户以上的自然村中心地段、乡村旅游示范点、现代农业园区周边,根据实际逐步改造建设无害化公共卫生厕所和乡村旅游厕所。二是全面推行“垃圾革命”。以全域无垃圾治理为抓手,大力开展“一改、二治、三清、四拆的村庄清洁行动。三是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多元化治理。进一步推动城市污水管网延伸覆盖邻近村庄,对偏远村庄,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积极推动秦川镇、西岔镇商贸街污水排放疏通工程,推动秦川镇榆川村、新园村、振兴村、薛家铺村新型城镇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进度。

  (三)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1.倡导绿色消费

  推行政府绿色采购。认真落实《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提升绿色采购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对政府采购人员实施绿色采购教育培训。制定并实施政府节能和环境保护产品采购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办法,将落实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内容。

  严格生产设计和流通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限制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鼓励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在城镇居民家庭中普及节水和节能器具,淘汰不符合节能、节水标准的器具。

  加强消费环节的宣传引导。推崇健康、文明、简约的生活方式,制作以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栏目,在车载电视等公共场所播放;提倡自然健康食品,引导人们拒食各类保护动植物,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环保,文明理性消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崇尚简约的生活方式。

  2.推动绿色居住

  扩大绿色建筑执行范围。按照《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兰州新区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要求,2020年10月起,辖区范围内新建公共建筑、各类政府投资民用建筑、新建8万平方米以上(含)的住宅小区、各类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含)的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达到星级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工业建筑、有条件的镇在棚户区改造工程等项目中积极采用绿色建筑标准。加强新建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全过程管理。到2022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70%以上。

  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一是推进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严格执行《兰州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太阳能热水利用、太阳能采暖制冷、太阳能与浅层地能耦合利用,鼓励新建工业厂房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面。二是推进浅层地热能利用。支持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优先采用热泵系统,鼓励将既有燃煤、燃油锅炉供热制冷等传统能源系统改为热泵系统或与热泵系统复合应用。三是推动绿色照明。在城市景观照明、城市道路、公共区域采用节能灯具,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照明器具。

  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结合居住区改造等工程,有计划、分步骤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推动新区老旧小区更新实现“三改三提升”。逐步实行供热计量收费,推进建筑室内采暖系统热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热源及管网热平衡改造,实现“分室调温、分户控制、按热计量收费”。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开展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额管理。

  推广绿色建材。鼓励传统建材生产企业向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转型,淘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质量性能差的建材产品。引进高端建材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加强与新型建材生产企业合作,研发绿色低碳、品质优良、节能环保、可循环可再生的高端建材产品。大力推广装饰与保温隔热一体化材料的应用。提高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探索建立新区绿色建材评价体系。

  发展装配式建筑。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政策体系、规划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和监管体系,形成一批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形成装配式建筑专业化队伍,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效益和品质。

  3.倡导低碳出行

  完善城市公交系统。加快构建城际铁路、城际轨道、城际公交等多种方式协调发展的公交系统,完善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机场大巴、旅游专线等客运系统,鼓励校车、班车、多人共乘(HOV)等准公交方式,显著提升公共交通网络覆盖度、出行分担率和群众满意度。推进机场三期、轨道交通5号线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完善重点区域公交站场建设。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提高交通效率。

  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发挥新区产业优势,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实施以公交、公务、行业应用为重点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

  倡导绿色出行理念。举办“每月少开一天车”“无车日”等宣传倡导活动,推行 “135”出行交通理念。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倡导低碳出行。

第四章  重点工程

  为实现规划目标和指标要求,针对兰州新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面临的主要差距和突出问题,规划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包括111项工程项目,计划投资约2328.51亿元。具体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年限及投资估算详见附表一。

  统筹本规划重点工程项目与《兰州新区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兰州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重点项目相衔接,同步筹措、整合利用资金。积极向国家、省有关部门争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有关专项资金和绿色金融的支持。着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积极调动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争取社会资金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引导、鼓励生态文明建设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第五章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落实

  坚持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加强政策配套和统筹协调,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兰州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党工委副书记、委员和管委会副主任担任,成员为党工委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等19个部门和三个园区及相关国有集团。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负责日常创建指导、督促、考核等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分级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明确规划实施目标责任。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分年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计划,将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园区,镇政府。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将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以目标任务书的形式印发实施。

  (二)严格监督考核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和工作情况向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汇报。加强实施的跟踪监测,建立实施评价制度和重要目标任务实施跟踪反馈机制,全面推进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工作,同时向社会公布。

  (三)落实资金保障

  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计划。对于既定的工程项目,逐一建立工作责任制,充分落实资金保障,明确资金来源,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种困难和实际问题,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加强规划衔接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有机融合,推动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转化和落实。各部门要积极做好行业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衔接和细化,在行业规划中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各园区、镇结合实际编制年度工作计划方案,将规划目标、指标和任务逐一落实。

  附表一:规划重点工程项目

  附表二:规划指标可达性分析

兰州新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区头条
返 回
顶 部
返 回
顶 部

版权所有:甘肃省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ICP备案编号:陇ICP备17002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