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
《兰州新区"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2/01/06/ 18:03 来源:兰州新区管委会办公室

新区各园区管委会,各部门、各单位,新区各国有集团公司,省属驻区各单位:

  《兰州新区“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兰州新区2021年第44次管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兰州新区管委会办公室    

2021年12月21日     

兰州新区“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首个五年,也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关键期。为推进兰州新区 “十四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甘肃省“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和《兰州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编制好兰州新区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后第一个消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阐明“十四五”时期兰州新区消防事业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对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全面提高火灾预防和灭火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推动兰州新区消防事业高质量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目  录

  第一章“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基础……………………………………………………………-1-

  一、“十三五”消防工作的发展回顾……………………………………………………………-1-

  (一)消防安全责任有效落实……………………………………………………………………-1-

  (二)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2-

  (三)消防监管模式改革创新……………………………………………………………………-2-

  (四)公众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高………………………………………………………………-3-

  (五)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不断加强………………………………………………………………-3-

  (六)消防救援能力稳步升级提档………………………………………………………………-4-

  (七)消防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5-

  二、消防事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5-

  (一)消防安全责任有待落实……………………………………………………………………-6-

  (二)社会面火灾风险依然较高…………………………………………………………………-6-

  (三)消防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升………………………………………………………………-7-

  (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有待优化………………………………………………………………-7-

  (五)消防科技应用水平有待推进………………………………………………………………-7-

  (六)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亟待提高………………………………………………………………-8-

  第二章“十四五”消防事业规划总体要求………………………………………………………-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9-

  (一)坚持党的领导,构建齐抓共管格局………………………………………………………-9-

  (二)坚持统筹兼顾,夯实消防安全基础………………………………………………………-9-

  (三)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消防工作机制………………………………………………………-9-

  (四)坚持科技引领,创新消防工作发展………………………………………………………-10-

  (五)坚持以人为本,打造良好消防环境………………………………………………………-10-

  三、发展目标………………………………………………………………………………………-10-

  (一)消防安全形势更加稳定……………………………………………………………………-10-

  (二)火灾责任体系全面建成……………………………………………………………………-11-

  (三)消防应急救援实力明显提升………………………………………………………………-11-

  (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12-

  (五)消防安全人文环境持续优化………………………………………………………………-12-

  (六)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12-

  第三章“十四五”消防事业规划主要任务………………………………………………………-13-

  一、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13-

  (一)完善地方消防法规标准体系………………………………………………………………-13-

  (二)落实党政领导消防安全责任………………………………………………………………-13-

  (三)落实行业部门消防监管责任………………………………………………………………-14-

  (四)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14-

  (五)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追究………………………………………………………………-14-

  二、加强社会火灾防控体系………………………………………………………………………-15-

  (一)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15-

  (二)强化突出问题隐患治理……………………………………………………………………-15-

  (三)夯实基层消防基础工作……………………………………………………………………-16-

  (四)不断优化消防监督管理……………………………………………………………………-16-

  (五)广泛开展消防宣传培训……………………………………………………………………-17-

  三、优化公共消防基础体系………………………………………………………………………-18-

  (一)加快消防规划编制修订……………………………………………………………………-18-

  (二)加强消防保障基地和消防救援站建设……………………………………………………-18-

  (三)加强公共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建设………………………………………………………-19-

  (四)提升消防救援装备建设水平………………………………………………………………-19-

  (五)完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20-

  四、强化综合应急救援力量体系…………………………………………………………………-20-

  (一)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20-

  (二)发展壮大多种形式消防队伍………………………………………………………………-21-

  (三)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21-

  (四)建立职业保障机制和荣誉体系……………………………………………………………-22-

  五、深入推进智慧消防体系………………………………………………………………………-22-

  (一)建立完善基础通信网络……………………………………………………………………-23-

  (二)持续加强应急指挥调度……………………………………………………………………-23-

  (三)深化智慧消防建设和应用…………………………………………………………………-24-

  (四)加强消防科技研究与创新…………………………………………………………………-24-

  第四章 保障措施…………………………………………………………………………………-25-

  (一)加强组织领导………………………………………………………………………………-25-

  (二)强化机制保障………………………………………………………………………………-25-

  (三)落实监督评估………………………………………………………………………………-26- 

  名词释义……………………………………………………………………………………………-27-

第一章“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消防工作的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消防工作和消防救援队伍实施重大改革、推进重大转型的重要阶段,兰州新区积极推动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统筹城乡和区域消防安全发展,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及国家级新区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深入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切实推进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积极完善火灾防控体系,着力加大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群众消防安全素质,辖区火灾形势持续平稳,消防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消防安全责任有效落实

  消防工作责任考核评价体系臻于完善,兰州新区将消防安全纳入民生工程、平安建设、政务督查和绩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年初安排部署、年中督促检查、年底考核验收”的常态化监督机制。镇、中心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措施和要求有效落实。教体、卫健、民政司法和社保、商文旅等部门定期会商研判,制定印发交叉互查方案,联合对所属行业重点单位、场所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交叉互查,有效提升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社会单位开展“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示范单位创建、户籍化管理等工作,建立“两个清单”,闭环跟踪隐患整改。“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自主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二)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紧盯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危化品企业、仓储物流企业等13类重点场所,深入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夏季消防安全检查等专项治理工作及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提升社会面火灾防控水平。落实省政府2020年度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治理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破解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风险。狠抓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消防安保,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文博会、兰洽会等重大节会期间消防安全形势平稳。“十三五”期间,检查单位17382家,督促整改隐患11609处,重大火灾隐患销案单位9家,临时查封单位136家,责令“三停”单位106家,收缴罚款719万元,拘留20人,五年间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火灾形势平稳可控,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三)消防监管模式改革创新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消防执法改革意见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全省消防执法改革的若干措施》要求,在全省先行先试,率先推行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告知承诺制,制定《关于深化消防“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确简化申报材料、缩减审批范围、创新监管模式、实施容缺受理、落实便民利民等工作措施,优化消防执法营商环境,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消防安全监管模式,严格落实消防执法审核、执法全过程记录、不良行为公布等制度。完成了新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职责移交工作。深入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和应用,批复通过《兰州新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智慧消防)》设计方案,正式启动新区“智慧消防”建设项目。

  (四)公众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高

  “十三五”期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能力提升,通过“宣、展、讲、演”四位一体方式,多频次开展专题消防培训教育。积极打造培树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奥特莱斯商场和京都商业广场为“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和“五进宣传典型”,积极实施“千屏万幕”工程,协调商场、电影院、KTV、高层电梯显示屏、公交车车载视频全天候播放消防公益广告、消防提示语。加强与省、市级主流媒体的联络,建立内外联动、沟通及时、信息通畅、反应迅速的宣传体系,主动抢占新媒体制高点,组建新区消防政务新媒体宣传矩阵,加强微信、微博、抖音官方平台建设,推送有深度、有内涵的消防科普知识和短视频,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五)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十三五”期间,结合兰州新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对兰州新区消防规划进行修编,确定了与城市功能布局和交通条件相适应的消防站布局。期间,先后立项建成并投入执勤应急救援综合指挥中心、西岔消防救援站、秦川消防救援站,并先后投入执勤,为改善广大指战员住宿条件,创造了拴心留人的舒适居住环境,先后完成消防指战员备勤公寓装修、营区绿化亮化等工程,完成无菌化“两室一站”建设,极大完善了新区应急救援综合服务保障能力。

  (六)消防救援能力稳步升级提档

  “十三五”时期是消防救援队伍改制转隶时期,兰州新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的指示精神,大力发展政府专职消防力量,建设多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期间招录政府专职队员52人、消防文职人员27人。特别是加大了消防救援装备投入,先后购置并配备水罐、举高、泡沫、干粉、抢险救援等各类消防救援车辆24辆,配备基本防护类装备、特种防护类装备、侦检、警戒、救生、破拆、堵漏、输转、洗消、照明、排烟等各类装备器材5845件套,有效提升了灭火救援能力。近年来,圆满完成了春节、国庆、新区马拉松、音乐会等重大节庆和活动安保任务,应急救援力量快速反应、科学处置、攻坚克难,成功营救被困人员,队伍转型升级新要求和攻坚打赢能力在实战中得到践行和锤炼。

  (七)消防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十三五”时期,立足综合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这一新的职能定位,将实战指挥、图像控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视频监控平台、自然灾害预警检测平台、新浪舆情、舆情秘书、消防舆情平台、北斗车辆管理系统、新区应急值守系统、指挥中心信息报送系统10个平台并入指挥中心,与新区有关部门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实现了指挥、调度、实战、决策一体联动,凝聚了应急救援指挥合力。牢固树立“全灾种”“大应急”“大救援”的意识,组建应急通信保障分队和无人机分队,系统推进通信装备配备,配备卫星通信指挥车1台、轻型卫星便携站1套、卫星电话8部、4G单兵图传设备8套、高清布控球机4部、无人机6架等关键应急通信装备,所有通信装备均达到一主一备。根据8大类灾害事故应急通信需要,完善保障训练操法和战术运用,构建“快速响应、互联互通”的通信保障体系。

  二、消防事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新区消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化火灾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众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升,为新区消防事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四五”时期,兰州新区在国际大环境和全国发展新格局中,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与挑战,消防安全将面临更多新任务,人民群众对消防救援工作有更多新期待新要求,消防工作必须以更高姿态和更严标准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消防安全责任有待落实

  践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理念还不深入。地方政府未将消防安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基层消防安全治理缺乏政策制度保障。行业部门共商共治局面尚未形成,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普遍还不够强,自主管理的主动性不够,重效益轻安全思想不同程度存在,消防工作资金和人员投入不足,消防制度不落实,违法、违规经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占用消防车通道、堵塞疏散通道、锁闭安全出口、停用消防设施等违法行为仍然存在,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不到位,消防控制室人员持证上岗率偏低。

  (二)社会面火灾风险依然较高

  随着新区经济快速发展,大型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出城入园企业入驻,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仓储物流企业、石化企业快速增长,新业态、新材料不断出现,火灾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尚不健全,火灾防范措施跟进不够及时,社会面火灾防控风险逐年增加。一些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不健全,落实管理制度不到位,从业人员“四个能力”建设水平偏低,重大危险源风险管控流于形式。部分高层住宅小区公共消防设施器材完好率较低,物业服务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业主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较为突出。城乡接合部村民自建房设置公众聚集场所数量较多、明火取暖方式普遍、村民焚烧柴草秸秆现象屡禁不止,农村火灾起数长期占总火灾起数的50%以上。区域性风险广泛存在,城乡结合部、连片彩钢板房、集贸市场等区域性隐患存量大,农贸建材市场、沿街门店等重点场所违规住人、违规用火、用电问题较为突出,发生“小火亡人”事故风险较大。

  (三)消防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升

  改制转隶后,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职能任务不断拓展,特别是社会救助、应急救援等非火灾处置任务比重趋高,各项执勤安保任务逐渐增多,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综合救援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全灾种” “大应急”救援现实需要。从传统灭火救援向综合应急救援转化的意识不强、方法不足、手段不多;一专多能的综合人才严重短缺,缺乏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的尖刀和拳头力量,人少事多的矛盾尤为突出;行政编不足及政府专职队员及消防文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对标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目标,专职消防队伍、乡镇消防队伍、社会志愿消防队伍等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在数量、质量方面仍有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防救援事业发展。

  (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有待优化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依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现有消防站存在布点少、距离远、保护半径大等问题,消防基础设施和火灾扑救力量还存在“空白点”。适应“全灾种、大应急”所需的车辆器材配备不足,高精尖装备与国内同级别城市相比还有差距,难以满足实战需求。

  (五)消防科技应用水平有待推进

  “十三五”期间,兰州新区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和所有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均接入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但通过对实时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完成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规范的运维管理,实现从“事故检修”到“预防性维护”的管理转变,以“小修解决问题,避免事故升级”的管理方式尚未建立。深层次、智能化应用相对较少,社会公众服务内容单一,智慧消防成果转化应用还不能适应全民参与、智能预警、精准防范的消防安全治理新格局。指挥调度系统技术老旧、功能单一,应急通信装备轻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高精尖通信装备配备率不足,复杂环境下的现场信号覆盖还存在盲点,超轻型卫星便携站等保底通信设备欠缺,极端条件下通信“突不进去”、信息“传不出来”、灾情“无法汇聚”等实战难题仍未彻底解决。

  (六)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亟待提高

  “十三五”期间,因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居各类火灾之首,反映出一些部门、行业对消防宣传工作重视不够,部分单位对消防宣传教育履职不到位,消防宣传教育常态化、社会化、公益化程度还比较低。同时也表明,社会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不高,消防安全常识宣传覆盖面不广,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进展缓慢,宣传阵地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差距较大,群众消防安全受教育率整体偏低,逃生和自防自救能力仍然不足。提升公众消防素质,减少人为过失导致的火灾事故任重道远。

第二章 “十四五”消防事业规划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训词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甘肃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主动将消防救援工作融入兰州新区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紧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推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风险,以规划引领消防事业发展,积极推进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作为抓好消防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党对消防工作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不断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二)坚持统筹兼顾,夯实消防安全基础

  准确把握辖区消防安全形势和灾害事故特点,科学开展火灾风险评估,合理配置公共消防资源,积极推进消防队站、道路、水源、装备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消防科技创新应用,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健全公共消防安全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抵御各类灾害事故整体水平。

  (三)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消防工作机制

  贯彻落实中央和甘肃省全面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和完善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符合辖区实际的消防工作新体制、新机制,深化“证照分离”和“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持续优化执法营商环境,不断推进消防工作体制机制优化完善和快速发展。

  (四)坚持科技引领,创新消防工作发展

  将消防工作全面融入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和智慧城市、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突出数字化引领工作变革,赋能消防发展,优化整合消防科技资源,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前沿科技在消防领域深度应用,提高消防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五)坚持以人为本,打造良好消防环境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守安全底线,着力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深刻吸取各地典型火灾事故教训,研究灾害案例,对照查摆问题、分析原因、引以为戒。着力规范消防监督执法服务,努力构建和谐有序的消防人文环境。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兰州新区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达到更高水平,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基本建立,防范火灾事故的能力显著增强,城乡消防安全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消防救援能力显著提升。

  (一)消防安全形势更加稳定

  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着力提升现代消防治理水平,健全完善消防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积极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严密防范小火亡人和较大火灾,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强化火灾预防,突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夯实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基础,新型监管机制成熟完善,综合治理精准高效,基层治理有效夯实,消防安全监管力量覆盖城乡,火灾隐患整治精准高效,消防安全环境显著改善。

  (二)火灾责任体系全面建成

  深入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加强对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行业主管部门和行政执法监管部门依法监管,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有序,基层群防群治力量作用有效发挥,区域消防安全风险有效消除,突出隐患问题基本解决,形成与消防改革建设发展形式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更加健全。

  (三)消防应急救援实力明显提升

  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消防救援队伍“两严两准”建设要求,有效增强“全灾种、大应急”的机制能力,凸显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作用,系统构建消防救援力量格局。持续加大特勤和普通消防救援站专业化建设力度,推进多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建设,2023年,完成指挥调度网建设消防信息化基础设施总体建设率达标的目标,2022年,完成国产化电脑配发、软件适配、系统上线等任务,配备率达到100%,实现体系化转型、整体性提升;2022年,建设完成智能化接处警平台,部署消防“一张图”,推动作战指挥模式转型升级,着力提高接处警效率及智能辅助决策能力,提升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和作战指挥的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城镇公共消防设施一体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消防队站建设更加合理,消防救援体系更加完善。新建化工园区消防站1个、化工园区小型消防站1个,提升改造战勤保障小型消防站1个,结合兰州新区经济发展,推动绿地一级消防站建设立项。结合队站建设,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配齐配全消防救援车辆、基本防护装备、特种防护装备等车辆装备器材。城区市政消火栓建设率达到100%,完好率达到100%。

  (五)消防安全人文环境持续优化

  努力拓宽宣传渠道,聚集各种宣传力量,建优用好科普基地,努力打造“立体式”消防宣传教育新格局,着力提高全民消防法治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积极推进社会消防宣传责任落实,不断壮大消防宣传队伍,促进社会化消防宣传工作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末,消防救援站开放率达到100%,重点人群消防安全培训率达到100%。

  (六)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以“纸质证照电子化、电子证照促共享”为目标,共享政府行业部门数据,建立信息数据支撑研判决策、精准防控、规范管理等工作机制。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消防工作深度融合,建成新区新型智慧城市—智慧消防项目,实时化、智能化评估消防安全风险,差异化、精准化实施监管,形成监管执法与预警预测、风险研判于一体的火灾防控体系。

第三章 “十四五”消防事业规划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以全面提升灭火救援能力水平和社会火灾防控水平为目标,以加强消防机制建设、基础建设、队伍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加强统筹发展,努力提升新形势下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一)完善地方消防法规标准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甘肃省消防条例》,结合兰州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针对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消防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十四五”期间,制定出台《兰州新区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规定》《兰州新区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和《兰州新区消火栓管理办法》,探索多维度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二)落实党政领导消防安全责任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建立完善政府、部门、单位、公众“四位一体”消防责任体系,同时将消防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目标责任、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政务督查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委员会、消防安全委员会议事协调作用,定期召开消防工作会议,沟通信息、研究对策、解决问题。健全消防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对消防安全职责履行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的,采取挂牌督办、领导约谈等措施督促整改。

  (三)落实行业部门消防监管责任

  各行业部门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将消防安全纳入行业政策、规划计划、应急预案和日常管理、检查督办、考核评比等内容,每半年向消防安全委员会专题报告消防工作开展情况,定期会商研究本行业领域联合执法等工作。负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要依法对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项严格审核,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行业消防监管和指导职责。政府行业部门要落实管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实行常态、综合、动态监管。全面推行行业所属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定消防安全责任清单,将工作责任具体化、有形化。鼓励社会单位参加火灾公众责任险,重点单位引入专业消防管理团队,应用先进技防物防措施,不断提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四)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建立单位责任人、管理人履职能力常态化培训制度,完成对既有重点抽查对象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培训全覆盖。将单位在办理消防行政许可、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中做出的承诺纳入消防行业信用监管内容;各社会单位要建立完善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机制,落实差异化火灾防范措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季度、其他单位每半年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本单位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评估,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

  (五)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追究

  按照火灾事故调查处理的权限、方法及程序,健全完善火灾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机制。强化火灾延伸调查追责,对造成人员死亡和重大社会影响的火灾,由政府牵头组织开展“一案三查”(查原因、查教训、查责任),延伸调查火灾发生的诱因和导致火灾蔓延扩大的成因,规范调查处理的工作程序,强化消防救援机构与公安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协调配合,严格落实火灾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评估制度,针对事故教训及时完善标准、强化管理、堵塞漏洞。

  二、加强社会火灾防控体系

  (一)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

  持续加强易燃易爆、仓储物流、农贸建材市场等重点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积极应对承接产业转型、园区建设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消防安全风险,制定具有针对性消防安全治理措施。严格落实应急管理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集中攻坚高层建筑消防问题,强化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加快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水平。加强家庭作坊、彩钢板临时建筑集中整治,开展“三合一”场所、沿街铺面等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及消防安全达标创建工作,重点解决违规住人、违规用火用电、消防设施缺失等突出问题,坚决遏制“小火亡人”火灾事故发生。加强小微企业、家庭作坊、彩钢板集中连片区域火灾隐患集中整治。

  (二)强化突出问题隐患治理

  深入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每年挂牌督办问题隐患突出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加强消防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各部门、各单位每半年分析研判一次消防安全形势,建立完善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石油化工企业等火灾高风险场所、区域的火灾防范措施。深入推进打通“生命通道”攻坚行动,加强联合检查,科学合理管控,确保消防车通道畅通。行业监管部门将新建停车场列入相关部门“十四五”时期重要工程推动建设,新联合指导物业服务企业落实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管控措施,加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管理,配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装置,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期间,不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

  (三)夯实基层消防基础工作

  创新消防网格化管理,发展消防安全群防群治多元化组织,鼓励居(村)民参与消防公益事业,建立健全“社区邻里守望、单位多户联防”的消防工作机制,提倡家庭配备常用灭火器材、高层住户配备逃生器材。建立消防区域联防机制,指导社会单位建立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单位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推进新区各级消防安全治理力量体系建设,2021年底,配齐镇、中心社区专职消防网格员。推行消防文员协助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强化文员队伍职业技能提升。“十四五”末,从事协助消防监督管理的消防文员全部考取建构筑物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证书和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开展防火工作机制。

  (四)不断优化消防监督管理

  深化消防执法改革,提升城市营商环境,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改革消防监管理念,厘清监管范围、内容和责任边界,加强对单位主体责任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实现从管事向管人转变、从查隐患向查责任转变。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每月消防救援机构对接市场监管部门更新社会单位信息名录库,采取实地检查和在线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抽查,对火灾高风险场所、严重违法失信对象按照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推行消防产品、消防技术服务活动“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抽查,将不依法履职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纳入信用体系“黑名单”。开展“互联网+”监管,强化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线上监管。强化建设工程消防安全源头管控,建立各业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网络化管理,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全员覆盖治理网格化排查体系,确保消防安全风格化排查常态化、规范化运行。将消防安全纳入园区、乡镇应急管理体系、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和公安派出所警务工作,深度应用“网格化”管理,实现基层消防治理简约高效。

  (五)广泛开展消防宣传培训

  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普法教育、职业培训内容,指导行业系统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发挥微信公众号“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中的“一键预约”功能,提升公民消防法律法规意识和火灾自防自救能力。深入挖掘职教园区大学生资源,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壮大消防志愿者队伍。推广消防科普教育平台,推行“互联网+”消防安全教育,加强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及新媒体消防公益化、分众化宣传教育、普法宣传,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知晓率。2022年底前,建设一个消防主题公园、一条消防文化街或者一个消防文化广场。

  三、优化公共消防基础体系

  (一)加快消防规划编制修订

  根据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进程,及时制(修)订兰州新区消防专项规划,并纳入总体规划统一管理,推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公共消防安全服务均等化,在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明确公共消防设施的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确保消防专项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相适应。建立消防专项规划执行情况分析评估机制,消防救援机构要会同新区自然资源部门每年开展一次消防专项规划分析研讨会,推进规划落地执行。

  (二)加强消防保障基地和消防救援站建设

  认真评估兰州新区消防站建设布局,按照“城乡统筹、布局合理、突出重点、消除空白”的原则,科学调整、细化落实消防救援站建设规划。“十四五”期间,完成化工园区小型消防站(2021年)、改造战勤保障小型消防站(2022年)、完成化工园区消防站(2022-2023年)建设任务、推动绿地一级消防站建设立项(2024年)。各部门要提前控制、预留消防站建设用地、加快审批手续办理、落实专项资金,确保消防救援站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三)加强公共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建设

  制定出台《兰州新区消火栓管理办法》,健全市政消火栓建设、管理、维护机制,化工园区要按照实际需要建设大型市政消防水池等储水设施,满足消防用水需求。继续推进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设置的消防车道、消防救援场地被违章占用专项整治,坚决取缔占道经营和乱停乱放、占用应急通道等违章行为,保障消防车通行和安全疏散需要。

  (四)提升消防救援装备建设水平

  按照“立足实战、弥补短板、注重质量、提升效能”的要求,针对高层建筑、地下有限空间、大型商业综合体、石油化工场所等灾害事故特点,加强特种消防车辆和装备配备,重点购置一批大功率泡沫消防车、高喷车、远程供水系统、消防机器人、大流量遥控水(泡沫)炮等“高精尖专”车辆装备。配齐配强地震、水域、山岳、交通事故、通信保障等专业救援队装备,实现装备模块化储存和快速机动运输。升级更新消防车辆和器材,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完成消防救援队伍装备达标建设。

  (五)完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

  深入贯彻《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经费保障暂行规定》和《甘肃省消防救援队伍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全面落实《兰州新区消防救援队伍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建立新区财政重大项目专项补助机制,充分保障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经费。按照财政部关于中长期项目支出规划编制要求,做好项目储备和论证工作,将消防救援队伍车辆装备、物资储备、应急通信及实战演练等项目纳入财政预算项目库并落实建设资金,力争“十四五”期间地方消防业务经费投入每年稳中有增。

  四、强化综合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一)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结合兰州新区各类灾害事故特点,全面加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优化力量布局和队伍编成,建设一批尖刀力量,强化跨区域应急救援,提高极限条件下的综合救援能力,“十四五”期间,组建1支重型化工灭火救援编队,1支地震灾害救援轻型搜救队,1支抗洪抢险站级救援分队,1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救援队,1支山岳救援救援队。健全规模火灾处置编队、复杂灾害救援攻坚队等特种灾害专业队,实现全员持证上岗。加强实战化培训演练,建立健全特种灾害救援预案管理体系,与社会专业救援力量建立联合作战机制,全面提升救援效能。贯彻“服务实战、技能引领、素质强队”的理念,依据《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试行)》,切实加强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消防员专业技能水平,提升队伍战斗力,推动应急救援人才队伍建设,打造过硬的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

  (二)发展壮大多种形式消防队伍

  加强“两员队伍”建设(即政府专职消防员和消防文员队伍的建设、招录、管理、教育、培养、使用),进一步明确人员“身份”属性,依托兰州新区创新人事制度,“两员队伍”招录身份统一为“聘用制工作人员”,着力破解专职消防员“身份属性”不明确的根本性难题。将专职消防员绩效工资、伙食补贴和高危执勤补贴在《兰州新区消防经费管理办法》中予以明确并全额保障。按照“两严两准”建队标准和坚持“五个不动摇”要求,不断增强专职消防队员业务能力和体能水平。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专职消防员队伍管理秩序,提升训练质效和防灭火、应急救援能力,充分发挥对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补充作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消防救援工作的现实需求,全力维护社会消防安全形势和队伍安全稳定局面。

  (三)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进一步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适应新形势的新型消防人才,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抓培训质量,以刘学法同志为核心,打造“学法战队”技战术创新工作室,通过战时“研战”,平时“研训”,争取将“学法”工作室打造成为新区应急救援的“黄埔军校”;以马万学同志为核心打造“马万学工作室”传授业务技能,使整体队伍步入全省人才第一梯队。依托“学法战队”“马万学工作室”,切实发挥好传、帮、带作用;组织精干力量定期开展各类培训,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素质。落实“逢晋必训、逢晋必考”的要求,把培训作为干部晋职、干部选拔任用的一项前置条件,以考核来检验培训质量,以考促训、以训促学,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改变“官本位”、唯身份、唯资历、唯文凭、唯职称的用人观念,树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和鼓励创新、鼓励竞争的用人新理念,以此提高广大指战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力推进队伍建设,保持队伍活力。

  (四)建立职业保障机制和荣誉体系

  推动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区消防救援队伍优抚优待工作的通知》,将政府专职队员、消防文员全部纳入优待范围,将全体人员子女一同纳入入学入托保障范围,协调新区教育部门,就近就便安排入学。将“两员队伍”与消防救援人员一并按规定纳入医疗保障待遇、享受新区住房保障政策和党委政府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范围。把“四史”“消防史”教育作为经常性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思想认识、精神信仰上让指战员深感消防事业的崇高与光荣。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干预机制,与专业心理辅导机构签订工作协议,邀请省内心理健康专家来队辅导讲座,落实全体指战员年度心理测评,逐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建强思想骨干队伍,完善汇报、谈心、分析、讲评制度。落实“送奖到岗”“送喜报到家”和“仪式教育”等制度规定,增强立功受奖者及家属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通过公益广告形象片、佩戴荣誉标示、发放消防救援纪念章等系列举措,从日常、细小之处不断增强消防指战员的职业荣誉感。

  五、深入推进智慧消防体系

  (一)建立完善基础通信网络

  依托各类大数据工作服务器,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综合防护水平,加强网络安全监测、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能力,防范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沿用公安PDT数字集群和应急公网集群等无线通信系统覆盖城市通信,以公网无线通信为补充,利用应急370MHz频率,推进应急指挥宽窄带无线通信网建设,保障无线通信网正常运转。全面开展并完成消防智能接处警和智能指挥系统建设,实现联网运行,构建智能、实战的新型指挥调度体系。聚焦“断网、断路、断电”极端环境,紧紧围绕 “全灾种、大应急”通信保障需求,着重建设具备通信传输、环境监测、人员定位等功能的核心关键通信器材列装,配备超轻型卫星便携站、语音图像自组网。加快发展志愿消防速报员(灾害信息员)队伍,配备越野性能强的小型“动中通”车辆,建强“轻骑兵”前突通信小队,开展无人机、人工智能、“单兵外骨骼”等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应用,破解复杂环境和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保障难题。2024年,各级各类通信装备配备率达到100%。

  (二)持续加强应急指挥调度

  以联网汇聚模块为作战指挥类数据传输的主干道,与智能接处警系统、智能指挥系统和“一张图”充分融合对接,全面接入各条线、业务口相关数据,逐步汇聚新区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单位信息资源,建成以“双智一图”为主干的新一代智能化指挥系统,五级联网运行,贯通消防救援局、总队、支队、单独接处警的大队和救援一线,实现一体化运行、实战化运转。全面部署兰州新区实战指挥平台,推动作战指挥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智能型”,“单一灾种处置”向“全灾种救援”转变。统一将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等纳入联席调度,持续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新区各园区、各部门、各单位联勤联动能力,建立主战主调机制,健全灾害事故分级应对和预警预报制度,制定应急救援指挥“两部八组”工作机制,加强多部门会商研判和信息共享,将各类型预警监测平台整合接入新区消防指挥中心,切实提高作战指挥的精准度和实战性,确保调度指挥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反应迅速,实现应急救援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三)深化智慧消防建设和应用

  在将智慧消防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加快系统建设进度,依托新区大数据中心值守调度。坚持政府主导,鼓励行业部门、社会单位探索信息化、智能化火灾防范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协同机制,降低建设成本,创新数据汇聚更新共享机制,加强行业部门数据资源统筹管理。全面推行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十四五”期间,高层建筑和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社会单位全部接入物联网,推广应用消防站智能管理平台。以智慧消防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现安全标准化、监管流程化、岗位责任化、基础信息化,全程监管辖区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研判火灾形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进一步提升火灾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消防科技研究与创新

  按照部局、总队统一安排部署,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智能识别、视频缓存等技术,重塑重构消防监督管理系统架构,整合“双随机、一公开”、公众告知承诺、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注册工程师管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等系统,同步对接大数据资源池,共享内外部数据资源,初步构建“大防火”系统。同时,将消防科研工作纳入新区科技发展规划,鼓励大中专院校和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评价体系、消防物联网监控平台等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发,建立并落实科技自主创新激励机制。针对火灾防控实际,积极研发适合特殊危险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和“三合一”场所的可靠性好、安全性高、适用性强的火灾自动防控装置、人员逃生器材和灭火救援特种装备,并积极推广使用。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兰州新区消防安全委员会职能,加强对《兰州新区“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领导和检查督导,调动各行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将规划实施进展纳入新区政务督查内容,组织开展年度督查督办活动,定期对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规划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开展阶段性考核,推动规划落实。

  二、强化机制保障

  消防事业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消防事业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政府是本行政区域消防事业发展的责任主体,对消防事业发展负总责。其他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对消防规划项目实施的监督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三、落实监督评估

  新区消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分析实施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向社会公布,推动规划落到实处,促进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要加强对本规划的宣传,引导发动公众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名词释义

  1.“一中心、七平台”:是指消防大数据中心和综合保障平台、管理教育平台、行政执法平台、应急指挥平台、物联网平台、重点单位平台、网格化平台。

  2.消防宣传“七进”:是指消防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网站。

  3.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依据《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公安部第136号令)规定,从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等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4.“三合一”场所:是指依据《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GA703-2007),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也即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的场所。

  5.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是指依据公安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方案》(公通字〔2010〕16号),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6.微型消防站:是指依据《关于印发《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公消〔2015〕301号),依托群防群治力量和单位已有的消防组织,按照“3分钟到场”要求划定最小灭火单元,以加强初起火灾应急处置准备工作为根本,建立的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企业或社区志愿消防队。

  7.“九小”场所:泛指单位规模小、消防安全管理不规范的单位场所,包括小学校或幼儿园、小医院、小商店、小餐馆、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等小单位、小场所。

  8.区域火灾隐患:是指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城乡结合部、城市老街区、集生产储存居住为一体的“三合一”场所、“城中村”、“棚户区”、出租屋、连片村寨等存在影响公共消防安全的火灾隐患集中区域。

  9.火灾高危单位:是指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的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高层、地下公共建筑等高危单位。

  10.“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是指根据消防救援局《“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应急消〔2019〕95号),自主评估风险、自主检查安全、自主整改隐患,向社会公开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其职责,并承诺本场所不存在突出风险或者已经落实防范措施。

  11.“两部八组”工作机制:是指前、后方指挥部,综合信息组、指挥协调组、应急通信组、战地政工组、新闻宣传组、战勤保障组、安全督导组、纪律监督组。

  相关解读:一图解读——《兰州新区“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

兰州新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区头条
返 回
顶 部
返 回
顶 部

版权所有:甘肃省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ICP备案编号:陇ICP备17002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