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当前的位置 : 兰州新区门户网站 >> 领导介绍 >> 杨军

书写新时代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新区一年来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 兰州新区报

时间: 2020/09/04/ 11:08 

字号:[][][]

  9月2日的清晨,一抹绚丽的朝阳跃上地平线。兰州新区,这座“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活力新城,迎着朝阳,开启了新的一天。

  一年来,兰州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真抓实干,善作善成,扎实推进黄河流域保护与治理,抢抓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大机遇,不断增强在西部地区的综合实力,成为西部地区经济最活跃的区域。

  深化改革

  推动形成发展新动力

  走进兰州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在业务窗口此起彼伏叫号声中,业务办理井然有序。

  “兰州新区的营商环境真是一流的。”作为新近落户新区的化工企业,南京朗玛旗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竑对此深有体会。他带领企业行政人员在兰州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公司注册手续,并拿到了相关证照。

  “我原本以为要跑好几次才能办好。没想到效率这么高,服务态度也很好。落户新区不到一个月,企业厂房建设就已完成了土方回填部分。”罗竑感慨地说。

  兰州新区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最强动力,充分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扎实推进“1+5”综合改革,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机遇,统筹推进绿色金融、行政审批、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改革,绿色产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52%,项目落地建设时间缩短20%,企业要素成本降幅20%以上。

  近期,新区上下把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支持兰州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重任统一起来,坚持目标不变、劲头不松,统筹抓好改革创新、产业集聚、对外开放、生态修复、城乡融合等各项重点工作,不断增创竞争新优势、奋力开启新区发展第二个“黄金十年”。

  “当前,新区建设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不进则退、慢进即退、非进不可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党性、提高悟性、增强韧性,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工作实际问题,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把新区各项优势转化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在8月2日召开的新区干部职工大会上,市委常委、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建忠的讲话掷地有声。

  产业发展

  迈上高端化集聚化之路

  在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生产全过程实现系统化、可视化管理。“我们目前基本上是满负荷生产,由于产品质量好,市场供不应求。在确保市场供应的同时,我们加大研发力量,争取在新区制造出世界最薄的铜箔。”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韦诗彬说。

  甘肃德福新材料是新区推进制造业智能转型、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的新区,智能制造大潮迭起,一大批传统制造企业迎潮而上,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对新区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抓好产业项目培育。新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战略产业‘两条腿’走路,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抢占西部经济制高点。”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军对新区的产业发展胸有成竹。

  兰州新区通过大力实施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进高端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的加快建设,呈现出高端化、集聚化态势,有效推动了新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年来,兰州新区把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作为目标任务,围绕打造西北实体经济新高地,推动绿色化工、新材料、大数据、现代农业等十大产业全链循环发展。今年上半年,三批次投资248亿元的76个项目集中开工;第二十六届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项目100个、总投资451亿元;绿色化工园区新落地项目40个,累计达128个,落地产品367种;千亩中药材育苗、千亩智能温室花卉、万亩设施农业、万亩林果、10万亩特色种植基地,百万只羊、万头奶牛养殖园,200万吨粮油精深加工、150万吨饲料加工、5万吨冷链物流等现代农业生态种养加循环产业链形成……

  放眼新区,高质量发展正呈现向深向好的态势。今年一季度,兰州新区GDP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增长12.3%,二季度同比增长20.2%,上半年同比增长15.2%,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5%。

  对外开放

  三大平台撑起新格局

  汽笛声中,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新区铁路口岸出发,分别运往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对外开放渠道的不断扩大,新区已开通9条国际货运航线,并建立了俄罗斯、英国等海外保税仓库。兰州至中亚、欧洲和南亚的国际货运列车已实现正常运行。

  今年上半年抵离国际货运列车增长了260%,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加快建设。新区与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粮食、木材和有色金属贸易。

  兰州新区把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战略重点,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口岸“三大平台”撑起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全面建设,电解铝期货交割库即将投运,今年上半年铁路口岸货运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46%,跨境电商企业进出口额增长100%。

  据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副局长王岩山告诉记者,过去一年,新区商文旅局注重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新区还全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推动各类平台协同发展。

  今年以来,新区还启动深化自贸试验区机制创新,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加快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生态优先 

  提升城市品位和活力

  一年来,兰州新区以优化城市功能为关键举措,聚集人气、提升形象,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中川机场三期开工建设,中兰客专、T3连接线、机场环线铁路加快施工,景中、中白高速通车在即,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快速推进。智慧城市一期投用,城市主干道实现5G网络全覆盖。

  如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兰州新区发展的主旋律。兰州新区将自身融入区域融合发展大局中,率先开展对兰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兰州—新区—白银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示范区的研究,谋划打造陇中河套平原,计划新增数千平方公里高标准农田和生态、建设用地,形成千万级人口、万亿级GDP承载能力,拓展兰州发展空间,赋能兰西城市群发展。

  咬紧既定目标,新区奋勇争先。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提升等,新区以新思路促新变化,以新举措创新成就,进一步激励新区广大干部群众新担当、新作为,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了新时代新区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