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兰州新区门户网站 >> 专题专栏 >> 廉政建设 >>

 2020/03/02/ 14:3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左传·昭公四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郑国子产制订丘赋这样的税收制度后,引起国人不满,有人借机诽谤他说:子产的心像蝎子的尾巴一样毒,还在国内发布命令,国家将怎么办?郑大夫子宽把这些话告诉子产。子产听后说:这有什么妨害?如果对国家有利,我个人的生死都由它去。子产的回答,表现出他时刻以国事为重、为国家利益而牺牲小我的高贵品质。

  清朝林则徐在被贬戍新疆伊犁前作诗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诗道出了众多爱国志士的心声: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焉顾个人生死祸福?民族危难之际、国家危亡之时,主动请缨,捐躯赴国难,是爱国志士的果断抉择和爱国主义的生动写照。不管是“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还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抑或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不彰显出中华儿女以身许国、精忠报国的深沉情愫和责任担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共产党人,更是时刻把国家兴亡之责记于心、践于行。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的责任是枪林弹雨中的前仆后继,担当体现在“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上;改革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的责任是筚路蓝缕中的勠力前行,担当体现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上。不同的时代,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内涵也有所不同,但其永远不变的底色,是共产党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挚爱。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关头,更见责任担当。发生灾难,人心惶惶、惊慌失措时,党员干部是“主心骨”;身陷困境、急盼援手时,党员干部是“及时雨”;险情重重、排险除患时,党员干部是“冲锋队”。在水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不能退”“我是党员,要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救援群众排在第一位、自身生死放在最后面”……无数党员干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担当尽责、践行初心,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每个人争做护盾,国家就是钢铁长城;每个人争做浪花,国家就是奔腾江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党员干部自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主动请缨、挺身而出,以舍生忘死的担当精神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了考验。

  大事难事看担当。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敢负重任,在危难面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就能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价值。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爱党爱国爱人民,为国家而战、为人民而战,坚守各自岗位,勇于担当作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王李彬)

兰州新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区头条
返 回
顶 部
返 回
顶 部

版权所有:甘肃省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ICP备案编号:陇ICP备17002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