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兰州新区门户网站 >> 专题专栏 >> 绿色化工

 2020/01/21/ 11:44 来源:兰州新区报

  1月17日,全球首套规模化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试车成功,迈出了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液体燃料工业化生产的第一步,这也是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第一个建成并试车成功的化工类项目。

  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是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而电解水制备绿氢、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制成甲醇等液体燃料,把可再生能源存储在液体燃料中。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和水,生产清洁可再生的甲醇等液体燃料,故又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这将是未来解决二氧化碳排放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将间歇分散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收集储存的一种储能技术,是实现人工光合成绿色能源的过程之一。

  全球首套规模化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总占地面积289亩,主要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及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三大系统。其中,电解水制氢及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单元占地面积约33亩,投资约7600万元;光伏单元占地面积约256亩,投资约6500万元,整个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项目配套建设总功率为10MW光伏发电站,经逆变—整流后,为2台1000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设备提供电力。

  据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集杰介绍,该项目基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团队开发的两项关键创新技术:高效、低成本、长寿命规模化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和廉价、高选择性、高稳定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技术。

  王集杰表示,虽然电解水制氢技术过去已经有实际应用,但一般规模较小(在50~200标方/小时),单位制氢能耗较高(约4.7~5.0方氢/度电)。李灿院士团队基于长期对光、电催化分解水的研究,研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解水制氢催化剂,与苏州竞立制氢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制造规模化(1000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设备,单位制氢能耗降低至4.0~4.2方氢/度电,大幅降低了电解水制氢的成本,是目前世界上规模化碱性电解水制氢的最高效率。而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则采用李灿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固溶体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该催化剂可实现二氧化碳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加氢合成甲醇。其中单程甲醇选择性大于90%,催化剂运行3000小时性能衰减小于2%。王集杰认为,该项目对缓解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一方面探索中国西部地区丰富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优化利用模式,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提供了一条特高压输电之外的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路径。另一方面,太阳燃料甲醇又是绿氢载体,有助于解决氢能储存和运输的安全难题。

  此外,该项目将二氧化碳作为碳资源,实现二氧化碳的积极减排,生产的太阳燃料甲醇为绿色甲醇,不同于传统煤、天然气所制得的甲醇,实现了零碳排放。绿色甲醇的生产是目前国际上兴起的碳捕获储存(CCS)以及进而发展的碳捕获及资源化利用(CCSU)的发展方向,为推进低碳、清洁的能源革命提供了创新技术路线。

  该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得益于兰州新区迅速发展的态势和先行先试政策的落实。近年来,兰州新区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紧扣“十大生态产业”发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坚决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障碍,集中财政支持、土地优惠、手续代办、项目申报等扶持政策,快速推进产业带动效应明显、技术团队实力较强成果转化项目快速落地。

  据悉,为推进该项目建设,兰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先后召开7次专题会议研究,李灿院士先后10次专程赴项目现场亲自调研指导,兰州新区石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接成果转化,各方紧密合作,仅用18个月,实现了从实验室研究成果走向工业化示范,是产学研成功合作和“兰州新区速度”的一个新典范。该项目的前期基础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及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先导专项(A类)项目的资助。

兰州新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区头条
返 回
顶 部
返 回
顶 部

版权所有:甘肃省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ICP备案编号:陇ICP备17002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