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兰州新区门户网站 >> 专题专栏 >> 改革创新

新的一年新区努力打造改革创新新典范
——新区工作报告解读(四)

 2019/02/26/ 10:09 来源:兰州新区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周年,也是推动兰州新区高质量快速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新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最大动力、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最大动能,全力推进九大产业,加快乡村振兴,全面提升新区运营管理水平,努力把兰州新区打造成全省经济增长新引擎、改革创新新典范和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新区发展的两大动力源,推动中央、省市改革创新部署落地生根,推动新区各项改革创新举措开花结果,确保改革创新真正成为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双动力。

  1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全面落实“1+6”改革方案16个方面事项改革,通过实时监控、督察督办、绩效评估等措施,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确保新区营商环境在国家级新区中走在前列。推动“放”的力度加大,减少审批、压缩流程、便捷采购。推动“管”的重心下移,调整监管重心,加强质量、安全、环保、节能、消防、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一线监管、适时监管。完善新区企业联合惩戒应用,加强企业信用监管的深度和力度。推动“服”的质量提升,加快政务一体化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推进部门业务协同联办。开发“兰州新区行政审批服务移动APP”,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时效。

  2 全面启动机构改革

  按照中央及省、市新一轮机构改革精神,结合新区发展实际,优化调整机构设置,确保上下贯通、精简高效、执行有力。争取省上尽快批复三大园区,强化园区、街道、社区管理服务功能。推行多规合一、综治合一、审批合一、监管合一、服务合一,建设精干高效的管理体系。

  3 加快金融改革步伐

  争取获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完善绿色项目库、编制绿色金融发展规划,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激励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设立新区首家法人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探索发行地方债,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搭建“政金企”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为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4 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制定符合新区实际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在充分保证正常公务运行的前提下,建立一套运营高效、保障有力、成本低廉的公车运行和监督机制。

  5 推进区域性增量配电综合改革

  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资和运营增量配电网,组建运营由新区监管企业、电网公司、发电企业、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新区配售电公司。积极争取执行外送和省间交易输配电价,新区新增电量统一打捆参与全省电力直接交易,实现新能源更高比例和传统火电搭配交易。按照企业用电规模和效率,开展基础电价、峰谷电价模式的阶梯到户电价等改革试点,最大程度降低用电成本。

  6 强化高质量发展考核监督

  增设单位面积产业增加值、创新能力、税费、就业等考核指标,推行奖优罚劣机制,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科技成果转化率等考核,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强化审批事项时限、不动产登记时限等服务指标考核,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审计监督,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着力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以高水平审计服务新区高质量发展。

  7 着手“十四五”规划研究工作

  加强对“十四五”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着力重点的调查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核心指标体系。加大国家重大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补齐短板、填补空白,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8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非公经济发展19条措施、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和新区普惠制扶持奖励政策,研究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揽子政策。力争新区民营企业户数增长3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倍数增长,努力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企业,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福地”。

  突出科技创新驱动

  增强发展的新动能

  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要素供给、强化服务保障,推动“新区制造”迈向“新区创造”。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0%以上。

  1 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

  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新建大科学装置电磁兼容检测实验室、催化剂、医药中间体、同位素药物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10个以上,开展国家、省市级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以上,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45%,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2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以科研院所、榆中生态科技创新城、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积极承接其高新技术成果在新区快速转化为产业。建设精细化工中试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医药中间体、稀土材料应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推进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业化示范装置开车运行,加快大科学装置科技创新创业园、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医用同位素药物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成果转化年产值200亿元以上。

  3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大对科技企业扶持力度,加快广通新能源新型纯电动汽车开发和产业化等项目进度,实施科技项目200个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100户以上,着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4 实施万人引进计划

  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激励和保障机制,积极引进外籍专家和领军人才,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海智基地、省级人才基地的引育功能,利用科教城资源,推动产教联合,实施万人培训提升行动,每年引进本科以上科研人才万人以上、专业技能人才3万人以上,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智力支撑。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构建科学发展体系

  融入兰西城市群、兰白都市圈,加强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促进新老城区相向错位互补发展。深化具有新区特点的户籍制度改革,通过已拆迁和后续拆迁群众上楼、人才引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地就业等方式,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启动新区中心城区CBD,完善新区城市功能。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着眼服务产业板块发展,优化完善城市基础配套建设。

  1 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推进中川机场三期、兰张三四线尽早开工建设。中兰客专、景中高速、中白高速、中通道加快建设。争取轨道交通5号线获批。

  2 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新建城市道路30公里。加快4G、5G通信基站建设,实现通信无盲区。建成北部污水收集处理、西岔园区湿地公园尾水工程、第一污泥处置场、北部片区热源及蒸汽厂建设。完善中水、排污、排水体系建设。建成10千伏配网线路100公里、精细化工片区110千伏变电站,敷设给水管网70公里、燃气管网20公里,配合推进全省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保证天然气正常供应。启动殡仪馆、殡仪服务站、公墓等城市殡葬设施建设,规范城市殡葬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断完善城乡及周边班线网络,增开公交线路,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3 加大住房供给保障

  完善租售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建成商品房8000套、棚改安置房5540套、建设租赁性住房5000套,稳定住房价格,全面满足不同群体住房需求。

  推动精细化管理

  打造智慧新区

  推进市政设施、公用事业、公共交通、便民设施等市场化运营。加快街道社区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服务。

  加快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智慧警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模块全部上网运行,完善新区综治指挥中心功能,打造网络连通、信息共享、便民高效的城市智能服务体系。

  提升城市风貌

  建设绿色新城

  紧扣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时代发展,把产业特色、新技术、新思维融入到城市风貌建设中。实施夜景亮化工程,塑造环境卫生洁净、市政设施完好、城市立面清爽、市容秩序规范的城市形象。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完成绿化和生态修复4万亩以上,改造提升湿地公园、栖霞湖、百花公园,建设临港花海,争取将新区纳入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区。

  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水质达标率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让新区蓝天长驻、山体全绿、碧水长流、空气长新,为新区绿色崛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民生事业与产业发展一体推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1 实施教育强区战略

  大力提升办学条件,建成幼儿园10所、小学2所、九年制学校1所,方家坡、火家湾等4所幼儿园投入使用,第三小学实现秋季招生,彻底解决“入园难”“入学难”,消除“大班额”现象。加快筹建兰州新区国际教育港。按需引进名优教师,深化教师交流和绩效改革,激发教师队伍积极性。全面提升新区教育质量,承办全省首届教育发展论坛。引导科教城建成院校依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加快二期8所院校建设,实现秋季招生,力争科教城入住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

  2 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加快完善医疗卫生体系,省人民医院新区分院、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医院上半年投入运营,启动建设新区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深化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全面实行基本药物“两票制”,有效解决“看病贵”问题。认真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政策,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大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开展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实施送医上门,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3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新增城镇化就业5万人以上,其中失地农民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和99%以上。新建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个以上。省体育馆、省经济社会发展展览馆、新区图书馆、档案馆开馆运营,建成10个社区健身中心。

  4 加强社会风险防控

  加快建设法治新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升法治化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严防司法特权、司法不公、司法腐败,强化诉讼主体和代理资格审查,坚决杜绝通过虚假诉讼、恶意诉讼谋取不正当利益、干扰正常工作、损害他人利益、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等行为,维护党和政府公信力。支持武警总队新区三个基地、省监狱局未成年犯管教所快速建设,建成新区看守所和拘留所,全面投用新区法院。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防控应急救援体系,强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各领域安全监管,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兰州新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区头条
返 回
顶 部
返 回
顶 部

版权所有:甘肃省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ICP备案编号:陇ICP备17002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