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当前的位置 : 兰州新区门户网站 >> 文件公开

兰州新区党政办公室印发关于兰州新区2017年病媒生物
防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兰州新区

时间: 2017/06/15/ 09:22 

字号:[][][]

新办发〔2017〕134号

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产业园区建设管理办公室,新区各国有企业,省市驻区各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兰州新区2017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管委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认真贯彻执行。

 

         兰州新区党政办公室

          2017年6月8日

根据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兰州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和兰州新区病媒生物实际情况,为切实做好新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一步夯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决定开展集中投药杀灭“四害”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保障新区居民身体健康为宗旨,以经常性的爱国卫生活动为载体,坚持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物理与化学措施等相结合的综合防制原则,全面动员,人人参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整治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垃圾、污物和污水,消除老鼠、蟑螂、蝇类、蚊类孳生栖息场所,并组织开展集中投药杀灭“四害”活动,有效降低“四害”密度,确保新区病媒生物控制水平达到国家卫生城市规定的标准。

二、任务与指标

任务:在商场超市、宾馆饭店、餐饮门店、食品加工、药品门店、娱乐场所、公共浴池、农贸市场、单位食堂、车站、医院、学校、托幼机构、旅游景点、公园、绿地、废品收购点、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垃圾处理厂、河洪道、建筑工地(含停建和待建工地)等重点单位、重点地段以及商业门店、居民家庭、住宅小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普遍组织开展集中投药杀灭“四害”活动。

指标: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66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GB/T27770、27771、27772、27773—2011)要求,通过综合防制,建成区鼠、蝇、蚊、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规定的病媒生物密度控制C级标准。

(一)鼠密度控制水平

1.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鼠迹阳性率≦5%。

2.外环境鼠密度控制水平:路径指数≦5。

3.防鼠设施合格率≧93%。

(二)蚊密度控制水平

1.小型积水蚊密度:路径指数≦0.8。

2.大中型积水:采样勺指数≦5%,平均每阳性勺<8只幼虫和蛹。

3.外环境蚊虫控制水平:停落指数≦1.5。

(三)蝇密度控制水平

1.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2.室内不得有蝇类孳生地。

3.室内成蝇控制水平:有蝇房间阳性率≦9%,阳性间密度≦3只/间。

4.室外蝇类孳生地密度控制水平:蝇类孳生地阳性率≦5%。

5.防蝇设施合格率:≧90%。

(四)蟑螂密度控制水平

1.成若虫侵害率:≦5%,平均每阳性房小蠊≦10只,大蠊≦5只。

2.卵鞘查获率:≦3%,平均每阳性房卵鞘≦8只。

3.蟑迹查获率:≦7%。

三、职责分工

根据全国爱卫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和国家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城镇》(GB/T27775-2011)规定,各级政府,教育、城建、文旅、卫计、工商、食药等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及行业许可监督与属地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综合治理环境卫生和落实各项防制措施为基础,采取单位自灭、门店联合杀灭或专业消杀公司承包杀灭的办法,逐级落实目标责任,逐个落实整治达标任务。

(一)活动的组织发动、总体效果评价、实施过程督导监控,由新区爱卫组织负责。公共区域、重点场所和特困企业、城镇低保户等药品采购发放工作由爱卫组织负责组织实施。

(二)杀灭“四害”药械组织供应、技术培训、现场指导以及灭前灭后密度调查和统计汇总,由新区卫计和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

为方便辖区群众购药,可委托社区,由社区统一订购后向各家各户分发。

(三)商场超市、宾馆饭店、餐饮门店、食品加工、药品门店、娱乐场所、公共浴池、建筑工地等病媒生物防制任务的落实以及基础防范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的完善,由工商、卫计食药、教育文化、规划建设、城市综治、商务旅游等部门按照行业监督管理各负其责。

农贸市场、单位食堂、车站、医院、学校、托幼机构、旅游景点、废品收购点、住宅小区、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垃圾处理厂、河洪道、建筑工地、下水道、排洪沟以及与各重点行业单位毗邻区域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由商务旅游、工商、教育文化、卫计食药、城市综治、规划建设等行业主管部门及辖区所在镇负责。

(四)各辖区单位、居民小区特别是各重点行业单位负责本单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住户、业主负责本住所范围的病媒生物的控制。

(五)病媒生物防制的组织、管理,按责任地段、责任区域划分,由行业主管部门、小区各负其责,并实施三包(包地段、包药物覆盖面、包质量)、四定(定人员、定任务、定指标、定时间)。所有杀灭“四害”人员的技术培训,由疾控中心负责。

(六)单位、门店病媒生物防制不达标者,要通报批评,责令继续防制,直至达标。对个别情节严重者,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监管职责依法查处。

新区党政办公室:负责抓好机关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并留存相关工作资料及图片。

新区卫计和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组织和协调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实施,总体效果评估,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监控,做好信息报送、总结等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负责采购和发放公共区域、公用场所和特困企业、城镇低保户等所需药品。

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密度监测和技术评价,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医疗卫生单位以及食品生产、经营、流通单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坚持“谁发证、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行业监管对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完善“三防”设施,加强日常蚊蝇消杀和灭鼠、灭蟑螂工作,确保病媒生物控制密度水平达标,并留存相关工作资料及图片。

  新区综合执法局:负责垃圾的收集、清运和无害化处理工作。严格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垃圾、粪便收集运输全部密闭化;定人、定点、定时对公共厕所、垃圾处理场、收集点、中转站、粪便无害化处理场等重点区域实施药物消杀;负责乱堆乱放整治,建筑工地的规范管理,并在上述区域按标准设置灭鼠毒饵站,并留存相关工作资料及图片。

  新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局(交通局):负责各物业公司规范管理,整治小区环境卫生,不留卫生死角;负责协调公交、汽车站点设置灭鼠毒饵站,确保病媒生物控制水平密度达标,并留存相关工作资料及图片。

  新区农林水务局:负责绿地、下水道、人防工程等的清理管护工作,负责城区河洪道(湖泊)的清理管护工作,确保水质清澈无蚊蝇孳生,按标准设置灭鼠毒饵站,确保病媒生物控制密度水平达标,并留存相关工作资料及图片。

  新区工商分局:负责抓好农贸市场等单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指导做好垃圾密闭储存和及时清运,彻底清理孳生地和鼠迹,完善“三防”设施,按标准设置灭鼠毒饵站,加强日常蚊蝇消杀和灭鼠、灭蟑螂工作,确保病媒生物控制密度水平达标。

  新区商务和旅游局:负责做好商场、回收站点、星级宾馆、旅游景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按标准设置灭鼠毒饵站,加强日常蚊蝇消杀和灭鼠、灭蟑螂工作,确保病媒生物控制密度水平达标,并留存相关工作资料及图片。

  新区财政局:负责城区病媒生物防制达标工作中业务培训、宣传发动、密度监测、抗药性监测、档案资料整理及破产企业、三不管楼院消杀等工作所需经费的配套落实。

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负责对教育机构、文化娱乐场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按标准设置灭鼠毒饵站,加强日常蚊蝇消杀和灭鼠、灭蟑螂工作,确保病媒生物控制密度水平达标,并留存相关工作资料及图片。

  各镇、彩虹城中心社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作用,负责组织本辖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具体组织辖区内社区、辖区农贸市场、单位、各居民小区、公共区域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宣传发动、技术培训、环境整治、设置灭鼠毒饵站、药物灭杀等工作。彻底整治孳生地,完善各类场所的防控设施,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病媒生物控制密度水平达标并留存相关工作资料及图片。

四、实施措施

采取物理与化学、立体与平面、地上与地下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标本兼治,重点落实以治理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一)环境治理

从整理堆放物品、清除卫生死角入手,查“三源”(热源、水源、食源)、封“三孔”(管道孔、线路孔、通气孔)、堵“六缝”(墙缝、门窗缝、顶棚缝、水池缝、地板缝、灶台缝)、清鼠迹(鼠粪、鼠咬痕等)和蟑迹(蟑尸、蟑粪、空卵鞘)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建立健全防鼠防蝇防虫设施,管好食物、管好水源、管好废弃物。要及时疏通下水道,排除积水,不留食物残渣,断绝鼠类、蟑螂等病媒生物的食源、水源和隐藏场所,保持环境的整洁。要加强对垃圾、泔水、腐烂果蔬等废弃物以及厕所、畜禽圈舍的清理和管护,减少蚊蝇孳生物和孳生场所。重点单位、一般单位的重点部位(食堂、库房等食品加工、储存场所)以及居民家庭的厨房、卫生间、杂物堆以及单位、居民区的地下室是易孳生蟑螂和受鼠类、蚊蝇侵害的场所,要对一些陈旧家具、设施,特别是木制旧菜墩、旧面板要及时更换;对夹墙、暗道、地沟以及破旧建筑物、货场、垃圾场等鼠类、蟑螂隐蔽场所,进行清理、整治和改造,堵洞抹缝、修补门窗、网盖洞口、整修旧房,以彻底消除老鼠、蟑螂等病媒生物栖息和孳生场所。要整治河道,疏通沟渠,填平坑洼,翻缸倒罐,清除废弃器皿,及时清理废旧轮胎,及时排除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二)物理防制

物理灭鼠、灭蟑、灭蝇、灭蚊方法简单经济,既可以作为化学防制的辅助措施,也可在老鼠、蟑螂、蝇类、蚊类密度不高或不便使用杀虫剂的场所安全使用。

1.灭鼠:根据不同环境采用鼠夹法、鼠笼法、粘捕法等方法进行物理捕杀。

2.灭蟑:

①粘捕。用蟑螂屋(粘蟑纸)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地方反复使用,既安全又方便,可广泛适用于家庭、宾馆、医院、幼儿园等特殊场所。

②烫杀。重点行业的加工间和居民住户的厨房等重点部位,可采用开水烫、蒸汽熏、火烧等方法,直接处理缝洞和角落,以杀灭隐藏其中的蟑螂和活卵鞘。

③捕杀。采取人工抠掏、捕打的方法,搜捕隐藏在孔洞、缝隙、角落等部位的卵鞘和成若虫。

3.灭蝇:

①蝇笼诱杀诱杀。将蝇笼放置室外,如农贸市场、绿化带等蝇类较多的场所,同时内置腐鱼、臭豆腐等诱饵诱杀。

②蝇拍拍打。发动群众,人手一拍,见蝇就拍,可有效降低室内外成蝇密度。

③粘捕焚烧。将粘蝇纸、粘蝇条放置和悬挂于室内粘捕成蝇,用过后连同粘蝇纸、粘蝇条一并烧毁。布放时需注意光线对粘蝇效果的影响。此次城区灭蝇工作以物理防制为主,在垃圾场(站)、绿化带等蝇类孳生和蝇密度高的场所,采取“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杀灭。

4.灭蚊:

①灭蚊灯诱杀。可使用电光诱灭蚊灯放置在室内外进行诱杀。

②电蚊蝇拍。可在有蚊场所进行人工捕打。

(三)化学防制

  1、灭鼠:以毒饵杀灭为主要方法。

  (1)药物与毒饵:统一使用慢性灭鼠药——0.005%溴鼠灵毒饵。严禁使用国家禁止的各类急性剧毒灭鼠药,违者追究当事人责任。

  (2)投药方法:采用饱和法投药,由培训后的灭鼠员按房间和老鼠活动的范围路线,在墙角、墙根等隐蔽地段投放,并根据每日消耗量随时添加。内环境每标准间房(15㎡)在对称位置投药两堆,车间、库房、通道等较大房间每3—5米投药一堆,每堆20克,重点行业单位,如食品加工厂、副食品加工厂、粮店(库)、食品仓库、食品超市、餐馆等,应将毒饵放置在盒、盘、箱等投饵器内,同时放置粘鼠板、鼠夹、鼠笼进行捕杀。外环境,如院落、地沟、绿化带、沟边、杂物堆放地等需沿构筑物、围墙、栏杆、护坡等,每5—10米用投饵器投药一处,每处40克,投药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投饵器可就地取材,利用木板、塑料板、一次性饭盒盖、大饮料瓶等,投饵器须加盖、固定,防止风吹雨淋,并有明显标示。

  2、灭蟑:为了保证灭蟑效果,防止用药不当引起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和蟑螂抗药性等问题,灭蟑工作应遵循统一用药的原则,依据不同的侵害场所与程度,合理选配药物剂型与施药方法。

(1)药物剂型:

①饵剂(胶饵)。其有效成分:1.5%乙酰甲胺磷(毒饵),2.15%氟蚁腙杀蟑饵剂等,不得使用国家禁止的各类高毒农药。

②粉剂。有效成分参考:1.6%杀虫粉剂(0.8%高效氯氰菊酯+0.8%胺菊酯)。

③杀蟑烟剂。含有必要含量的氯氰菊酯类烟剂。④喷洒剂。含有必要含量的氯氟氰菊酯类喷洒剂。

(2)选配套餐:

①重点行业:前厅采用滞留喷洒+饵剂,后堂采用局部滞留喷洒+热烟雾剂+饵剂。

②一般单位:采用滞留喷洒+热烟雾剂+粉剂、饵剂。

③居民住户:卧室、厨房、卫生间原则上仅使用饵剂,个别蟑螂侵害严重的居民家庭也可使用烟雾剂。

④托幼机构、宾馆客房、医院病房、超市食品架等不宜使用化学杀虫剂喷洒的单位和场所,推荐使用1%微生物杀蟑胶饵。

  (3)投药方法:胶饵、颗粒饵等灭蟑螂药剂,需按“点多、面广、量小”的要求,投放到蟑螂栖息、出没场所的隐蔽处,以减少人为干扰。同时,要注意收藏好食物及其餐饮用具以及生活用品,保持投药环境的干燥,防止药物受潮变霉失效;大型场所、下水道、暖气地沟宜采用热烟雾剂(烟雾弹)杀灭。烟雾弹应在专业消杀公司指导下使用。

3.灭蝇:

(1)毒饵灭蝇:常用药物有0.1%—0.2%的敌百虫,掺入蝇类喜欢食用的食物中让蝇舐食毒杀。

  (2)滞留喷晒灭蝇:5%氯菊·四氟醚,用于室内常量喷雾和超低容量喷雾。

    (3)外环境灭蝇:21%辛硫·高氯氟对室外多蝇场所和垃圾场、公厕等蝇类孳生地进行灭蝇。

4.灭蚊:

  (1)杀灭成蚊:5%高效氯氟氰菊酯,喷洒于室内蚊虫停息的墙面天花板等,让其接触中毒死亡。

(2)杀灭幼虫:1%双硫磷颗粒剂,投入水中灭孑孓。

(3)滞留喷洒:对室内墙壁、天花板等做均匀全面滞留喷洒,且对蚊子栖息地做重点处理。

五、经费来源

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多方筹措病媒生物防制经费。

单位、门店病媒生物防制人员的防护用品、调查器具和所需药品等费用,由受益者承担。居民家庭用药由住户承担。单位、居民小区公共地带的病媒生物防制,由产权单位、开发商或物业公司承担。

病媒生物防制宣传培训、密度监测所需药械及社会楼群、特困企业、城镇低保户、停(待)建工地和城市公共场所等处的病媒生物防制经费,由新区财政列支。

六、实施步骤

认真组织好6月、8月二次病媒生物防制集中杀灭工作,确保新区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

(一)准备阶段(201769日前)

    组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队伍,培训工作人员,普及防病知识,整治室内外环境卫生,完成灭前鼠情蟑情调查,组织病媒生物防制所需药品器械,逐项落实工作任务,做到人员、经费、物资三落实。

(二)投药阶段

    1. 6月份时间安排

按照“三统一(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的要求进行投药。灭蟑药物分两次投放,灭鼠采用10天4次饱和投药法。单位、门店、居民联合杀灭或专业消杀公司承包杀灭都必须按方案要求,按期保质保量把灭鼠、灭蟑药物和灭蚊、灭蝇药品喷洒投放到位。6月13日为首次投药日,每隔一天对毒鼠饵料投药点进行查看,补足药量;对于灭蟑药物在首次投药10天后,在进行1次投药,对杀死的蟑螂及收集到的卵鞘用报纸包好烧毁。

2. 8月份时间安排

按照“三统一(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的要求进行投药。灭蟑药物分两次投放,灭鼠采用10天4次饱和投药法。单位、门店、居民联合杀灭或专业消杀公司承包杀灭都必须按方案要求,按期保质保量把灭鼠、灭蟑药物和灭蚊、灭蝇药品喷洒投放到位。8月15日为首次投药日,每隔一天对毒鼠饵料投药点进行查看,补足药量;对于灭蟑药物在首次投药10天后,在进行1次投药,对杀死的蟑螂及收集到的卵鞘用报纸包好烧毁。

(三)评估阶段

    在完善防鼠防蚊防蝇设施,搞好环境卫生的同时,由责任单位进行自查,自查应在投药完成后5天内完成,填写自查表格,并报新区卫爱卫组织。疾控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评估,将评估于投药完成后10天内报新区爱卫组织办公室。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除害防病是一项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干部职工和市民群众群防群治。针对老鼠、蟑螂、蚊蝇防制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的实际,各责任单位、各镇、彩虹城中心社区,特别是各级执法监督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落实,切实把各个方面的力量都协调一致地引导到抓落实上来。各单位、各小区、各门店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除害防病知识和科学防制方法,着力加强职工群众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各重点行业要以此为契机,将防鼠灭鼠、防蟑灭蟑和防硬灭蝇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努力巩固病媒生物防制成果。在新区开展的各类卫生创建活动中,要把除害防病工作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进行考核。

  ()整治内外环境,实行综合防制。清理整顿室内外环境,清理垃圾、污物、污水,控制食物及水的来源,减少孳生栖息场所,同时,建立健全防鼠防蚊防蝇防虫设施,防止病媒生物入侵,是有效控制鼠类、蟑螂及蚊蝇的一项治本措施,也是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防制,保证灭效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各责任单位要按照病媒生物防制方案要求,认真组织辖区各重点行业单位以及与其相邻的居民家庭、住宅小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采取翻箱倒柜、翻盆倒罐(瓶、箱、桶等)和抠掏洞缝的办法,彻查墙角、暗道、砖缝、橱柜、箱柜、抽屉、门窗、孔洞等一切有可能孳生和入侵鼠类、蟑螂和蚊蝇的角落与门户,落实环境保障措施,有效控制食源、水源,保证病媒生物防制效果。

  ()加大宣传力度,进行科学防制。开展组织、大规模的统一病媒生物防制行动,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只有指导群众进行科学有效的防制工作,才能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为此,各责任单位首先要抓好病媒生物防制骨干队伍的组织工作,切实把那些责任心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吸收进来,并通过强化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方法,指导群众科学、规范的进行病媒生物防制。其次,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广泛宣传老鼠、蟑螂、蚊蝇危害、病媒生物防制意义和科学防制方法。新闻单位要及时跟踪报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与导向作用。确保新区上下科学有效地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达标活动。

  (四)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不留死角。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多方筹措病媒生物防制经费。各单位、门店病媒生物防制人员的防护用品、调查器具和所需药品等费用,由受益者承担;居民家庭用药由住户承担;单位、居民小区公共地带的病媒生物防制,由产权单位、开发商或物业公司承担;病媒生物宣传培训、密度监测所需药械及社会楼群、特困企业、各镇低保户和公共场所等处的病媒生物防制经费,由区财政列支。

  (五)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工作落实。目前,在城区病媒生物防制方面国家推荐使用的化学药物,尽管都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特性,但不能因此放松对其毒性的警惕,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和用药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第一,要把安全用药规范作为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手把手地教给群众。第二,各单位要为投药和实施病媒生物防制的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用具和必备的防护用品,以保证安全。第三,所有参与现场杀灭的指导人员,在搞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要耐心细心、严肃认真的指导群众安全用药,要督促居民看护好孩子,圈养好家禽家畜。使用烟雾剂和做滞留喷洒,必须把食品、餐具以及饲养的鸟、鱼等搬出,以防止污染或药害。第四,各药品供应网点,必须建立药品发放登记制度。爱卫组织办公室对药具的发放、使用情况巡查考核,对只领不发,只发不用、虚假登记的部门、单位将进行批评。各医疗单位要制定病媒生物防制药物中毒、过敏应急救制预案,并相应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备急需。